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文化现象分析:神椿与花谱的“不可解”——一次虚拟语境下的作者驱动型创作实验」-天天热消息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3-03-21 17:00:02

伴随着神椿工作室核心创作人员“黑柿子”的离职,一次以虚拟技术为媒介、以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作为主题核心的作者中心驱动型创作实验正式宣告结束。这场为期四年、席卷了整个虚拟世界的名为“不可解”的风暴,以神椿旗下虚拟艺人“花谱”登上日本武道馆作为标志,展现了其在虚拟技术领域的拓展性、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多元性,以及在文化价值领域的延展性。

回首过往的四年时光,神椿工作室为众多流行音乐与虚拟艺术爱好者们创造了兼具有流行性与艺术性的音乐作品和具有深度探讨价值的世界观构建,也为逐渐走向产业化的虚拟创作社群指出了一条不依托于传统文娱资本话语体系的结构性创新之路。也正因此,当我们将神椿与花谱的探索过程,放在整个虚拟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时,他们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涉及内容:

1.虚拟产业:本文所提及的虚拟产业,主要指亚洲范围内自2017、2018年前后以“绊爱”为原点、以中日韩地区为代表的包括但不仅限于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歌手的文娱产品生产体系。

2.神椿:狭义指2019年于日本创立的创意娱乐工作室“神椿”;广义指由神椿工作室旗下的艺人、音乐人、画师等创作者所产出的所有作品及其衍生世界观。

3.カンザキイオリ,即神崎伊织、“黑柿子”。音乐人、作曲家、歌手,花谱及V.W.P组合原创曲主要创作者,神椿世界观奠基人,V.W.P魔女世界观缔造者,神椿工作室前核心创作人员,“神椿”创作体系的灵魂人物。于2023年3月4日宣布退出神椿工作室。

4.PIEDPIPER,神椿企划、“花谱”企划等总制作人,神椿的主要运营者之一,同时也担任部分旗下艺人的经纪人职务。

【目录】 一、定义探析、背景概述及核心特征分析二、神椿的诞生与世界观的构建三、神椿的结构性创新与核心价值体系四、神椿创作模式的转型与观测者社群的构建与分化五、“黑柿子·花谱”原创曲系列代表作解析六、番外篇:个人向神椿优秀作品二十选【前作参考】神椿世界观解析系列:文化现象分析系列:【正文】 一、定义探析、背景概述及核心特征分析 (一)定义探析——“虚拟语境”与两种基本创作模式

无疑,尽管在虚拟产业发展的开端,最初的从业者们或许只是由于朴素的分享欲而进行的创作,但在数以倍增的资产投入中,虚拟产业的文娱细分领域最终还是演化为了一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消费主义全新发明物

其作为一种资本再生产的表现形式,在流量裹挟的前提下不断向着产业化模式化发展。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资本生产的逐利性和剥削性所必然引发的利润优先型创作生产模式与传统消费者对于朴素的创作良俗的期望之间的矛盾冲突,近几年也屡见不鲜。比较著名的案例如,游戏部事件、绊爱分身企划等。

从产业划分的领域探讨,虚拟产业可以被归类为第三产业,并作为服务型文化娱乐产品的一种具体细分项而存在。其所生产和贩售的商品本质上是一种由创作者对于自身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投射而衍生的再加工产品,且该产品在经由文化娱乐公司的经营部门精心包装、营销之后,再作为一种资本意识形态的延伸物渗透进消费者的观念之中。

而文娱公司旗下的艺人、偶像,本质上是作为一种由公司所贩卖的意识形态延伸的具象化而存在,且往往被投射有来自于消费侧以及市场需求侧对于美学的享受期待对于某种共同的身份性的认知期待

同时,由于来自市场侧的期待和企业对于生产效能的追求,在目前的虚拟产业中也存在着一部分脱胎于亚洲偶像产业的特征,即陷入到对于观者所期待的某一特质的迎合中无法自拔,以感官性、刺激性、冲击性等生产要素来吸引观者,比如相当一部分虚拟文娱产品所隐性自带的软色情成分和对于服务对象的性期待引诱等。

而观者、消费者,则往往会在这一消费过程中获得一种可以满足自身认知期待的投影,并在量变之后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名称即为“粉丝”。

“粉丝群体”,可以说是虚拟产业的实质投资者及被服务对象,其创造的利润是资方生产的主要目的。同时,又由于粉丝与虚拟产业表现主体的强关系性所连带的共生共存、共荣共辱之结果,粉丝又必然会对虚拟产业的生产过程加以影响、干涉及反作用

在此条件下,部分由资本所主导的虚拟产业生产便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谄媚性,且鲜有对于自身艺术形式本身的探求与突破,转而常将视点放在利益再生产的领域进行创新,因此导致了难以吸引核心艺术爱好者、形成孤立性群体狂欢的结果。

据不完全观测总结,该生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侧面和一个主面向,且通过一个主体和多个表现客体发挥创作的能动作用。

首先,“三个侧面”,指的是生发自上述资本主意识形态构想的三种如同投影一般的职能部门:其一,演绎职能部门;其二,创作职能部门;其三,经营职能部门。此三者相互扶持、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文娱作品生产体系的基本细胞元素。

三者间看似关系性不强,实则是对于同一个“主面向”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即作为同一种资本话语体系的投影及衍射向消费侧及市场侧所输出的一种“主面向”

而所谓的该生产体系的发挥媒介——“一个主体与多个表现客体”,则指的是一个具体的表现主体(主题、概念等)和复数个表达形式/表达者来共同阐释的一种模式。文娱公司为了能够确保对于自身主面向的消费侧保有长期的吸引力、以持续地获取利润,需要存有对某一具体主题的最终解释权、再加工权,以及出售权。由此,一个具体的表现主体便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对于大多数文娱企业来说,这个“主体”即为“偶像”——这里的“偶像”并不仅仅指的是偶像艺人或歌手等具体自然人,也指的是构成这个偶像或集体概念的整体企划本身。而这种较为传统的以“偶像”企划作为“表达主体”的创作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偶像主导型”“资本主导型”文娱作品生产模式。

只是,由于生产规模的差异和资方产能的局限性,对于一个表达主体的细分执行来说,往往最终也仍然要通过“多个表现客体”——即复数个表达形式或表达者来共同进行。比如,通过歌曲、小说、游戏、LIVE等具体的多种“表达形式”来传达;又或者是由音乐人、词曲作者、歌手、制作人等作为具体的、复数的“表达者”来进行表现。

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表达形式”或者说“表达者”,他们都是为了表达的主体而服务——即为了“偶像”或“歌手”的企划设计而服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虚拟语境,即是指在虚拟产业发展的背景之下,以虚拟文娱产品的生产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大多数文娱企业,虽然使用着较为先进、具有创新性的虚拟表现技术,却仍然采用偶像主导与资本主导的企划与经营模式,围绕一个或多个虚拟主播、虚拟歌手进行包装与营销、打造品牌并获取利润的一种发展状态

事实上,在后疫情时代,这种结合了AI概念“XR”扩展现实技术次世代虚拟文娱产品确实一度给日渐僵化的市场带来了冲击,也为传统文娱资本的自我革新及辩证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创作形式。

比如,在2020年11月由韩国著名经纪公司“SM”所推出的涵盖了虚拟概念、AI技术等要素的女子偶像组合“aespa(에스파)”,以及在2022年由日本著名女子偶像团体“AKB48”创立的元宇宙偶像组合“AKB48 SURREAL”分队等,均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娱资本以“偶像主导型”或“资本主导型”文娱作品生产模式介入虚拟艺术领域的尝试。

而以神椿作为代表的以作者驱动型创作为主导的虚拟艺术创作体系,则与以上的传统文娱作品生产模式有所不同。这类“作品主导型”或者说“作者主导型”的创作模式,虽然在本质构造上与“资本主导型”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主要的表达形式上仍存在显著区别。即,“作者主导型”创作模式的“表达主体”并非歌手或偶像,而往往是世界观和艺术内容创作者或创作团队;反之,其“多个表现客体”却是歌手或偶像。

以神椿为例,神椿的表达主体,是诸如“神椿市”、“深脊界”等整合式概念,也可以是“不可解”这样的主题企划;而神椿的“多个表现客体”,则是各个虚拟歌手、创作者、制作人等——每个歌手的演绎、每个音乐人的创作,都是在为“神椿市”、“深脊界”、“不可解”这样的表达主体而服务,都是在不断地为“神椿市”和“深脊界”的世界观与表现内涵进行拓展与补充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这种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在本质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娱资本利润再生产模式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及辩证发展。

它以资产投入的高风险——对于利润生产的部分背离为代价,实现了对于文娱作品生产模式的扬弃。且在此过程中,由于“表达主体”从一个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偶像形象”变成了具体的世界观及其衍生作品,观者也因此作为最终的产品购买方和服务的享有者,拥有了对于该创作体系产品的评价、判断及解构的权利。

当“偶像”不再是文艺世界的中心,而作品重新占据话语的主导之时,观者的评价将不再针对于虚无缥缈而无从探讨的“权威形象”,而是更多地挖掘作品和世界观的内涵。这是由于“表达主体”的转变而产生的自然结果,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使一切创作的脉络更加清晰。

(二)背景概述——神椿创作文化及组织形式的根源

在理解了“虚拟语境”和文娱产业的两种基本创作模式之后,我们接下来有必要回到“神椿诞生”前后的时间点上,重新评估一次促使其出现的文化及组织结构背景

首先,从创作文化的背景上看,神椿的音乐创作风格与艺术创作的形式及内容,从根源上来说是脱胎于日本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端以初音未来为原点而兴起的VOCALOID亚文化

或许是因为神椿所属的大多数作曲家和音乐人都是从P主起家、成名,神椿早期的主要音乐创作风格也基本可以说是来自于VOCALOID类型下的轻型摇滚

而神椿旗下歌手的翻唱曲模式、“曲绘+翻唱+流媒体”的基本发布形式,则来自于日本ACG衍生亚文化的另一个细分领域,“NICO唱见文化”——即业余翻唱歌手不通过文娱资本的包装、而直接由本人以流媒体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一种兴于草根、但本质上是具有对于文娱资本运营模式的反抗性的一种创作模式。

其次,从创作组织结构的背景上看,由黑柿子和花谱作为主架构而诞生的音乐组合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对于“P主+唱见”创作模式的暗合——就像ヨルシカ和YOASOBI等以“P主+唱见”作为创作核心的组合一般。

这种近年兴盛的组合模式,一方面来源于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VOCALOID领域逐渐提升的知名度以及不断推进的主流化,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当下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音乐发行体系进一步突破、发展的迫切需求。 

从创作的影响上来看,这种创作模式所带来的冲击性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其一,是P主创作的不受限性给传统流行音乐的类型创作所带来的冲击。VOCALOID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打破了传统流行音乐权威式话语体系的一种创作模式。

它主张创作者话语权的下沉,在客观上使更多的非音乐从业者有机会从零开始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同时,它凭借着自身的亚文化属性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增加了音乐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其二,是P主与歌手的固定组合形式为艺术表达所带来的冲击与碰撞。P主的创作,原本是根植于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虚拟歌手的“声音”的一种创作形式。因此,很多VOCALOID歌曲的创作,最初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人”能唱的“舒服”而设计的。

但是,一旦某个固定的歌手成为了该P主作曲时的“声音”,其所创作的音乐便注定会与过去的VOCALOID创作发生碰撞——这种碰撞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可能性。它可能会拓宽该P主的音乐风格,也可能会使这个歌手加速成长,但最重要的是,它会为传统的以人声为主的流行音乐注入一股全新的能量

其三,是该创作形式的流媒体属性给传统流行音乐的发行模式带来的冲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能够长期占据人们“屏幕”的才是真正的主流,而由此诞生的短视频流量经济模式,正是其中的翘楚。

“P主+歌手”的作品发行模式,由于脱胎自“NICO唱见文化”,因此格外地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特征。他们以YouTube、Spotify为首的流媒体平台作为自己天然的“文化领地”,直接以流媒体形式发布组合的原创作品,一方面收获了来自群众的直接关注,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流行音乐的发行模式带来了又一次革命

综上可知,从创作文化的角度来看,神椿充分汲取了前一个十年VOCALOID文化快速发展所积淀的经验与财富,并为自身的创作内涵积累了深厚的亚文化基础;同时,从组织结构形式的设立上看,神椿又与时俱进地采用了“P主+唱见”的出道形式,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也正因此,神椿在诞生之初,才得以拥有足够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广泛的亚文化受众潜力,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结构性创新做好铺垫。

(三)核心特征分析——以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作为艺术灵感的源泉

诚然,创新性的创作形式与多元的文化背景,得以让神椿具备了足够的发展潜能;但若是想要真正兑现这份潜力、在竞争激烈的虚拟市场中脱颖而出,还必须拥有真正的企划特征与内核。

于此,问题不言自明:神椿企划的核心特征,又或者说,神椿的“灵魂所在”,究竟是什么?

想要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对于一般性的艺术创作来说,它的创作来源究竟在何处。从唯物史观的传统观点来说,一个时代所产生的文艺作品,往往源自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经典论断;而从具体的艺术创作来说,艺术作品应当是创作者对于自身经验的高度概括及升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艺术源自生活”

而另一方面,当我们想要进一步剖析一个文艺作品的“艺术原型”时,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明确“矛盾与冲突”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和发展观,我们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在大多数时候,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实际上也是“矛盾与冲突”

正因为有了矛盾与冲突,故事才有跌宕起伏,戏剧才有悲欢离合;而反之,失去了矛盾与冲突的故事,就像断了线的木偶,没有了生机,也没有了灵魂。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虚拟”和“现实”的对立与统一,正可谓是一种天然的“戏剧冲突”。由此而引发的对于虚拟性和现实身份性的探讨对于虚拟将如何影响现实的思考,以及现实应该如何塑造虚拟的展望,都可以说是虚拟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而神椿之所以能在当下的虚拟市场中脱颖而出,其主要竞争优势正是来自于对世界观的精妙构建、对于网络时代社会生态与人群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艺术表现中深埋的关于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以花谱的原创作品为例,简要总结神椿的世界观及其衍生作品能带给众多观者以强烈冲击感的主要原因,正是来自于以下三个“矛盾”。

其一,是视觉上的矛盾——人物与所处环境的矛盾。在花谱的原创MV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一幕就是“花谱身处于夜晚的城市之中”。而这一幕的深层创作语言,也就是“虚拟人物身处于现实城市背景之中”。

虚拟的存在和现实的交融,代表着“虚拟走进现实”;而虚拟人物和现实物质的交互,在本质上也触及了虚拟性和现实身份的中心错位问题。也正因此,神椿世界观下的原创MV作品才具备了“第一眼”观看便足以“摄人心魄”的魅力。

其二,是语义上的矛盾——表达身份与语境的矛盾。在早期花谱的作品中,由于角色设计的外在年龄设置得比较小,很多时候花谱的存在看起来完全是小女孩的模样。而当这种“稚嫩+虚拟”的形象印入观者的脑海之时,第二层矛盾也就此诞生

一种稚嫩的、虚拟的存在,却在以“表达者”的身份叙述、探讨着现实世界的人与社会所怀抱的真实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是语义上的矛盾,即表达身份与语境的矛盾。由这一矛盾所生发的文艺价值,则具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其在代表了一种身份错位和本质探讨的同时,也由此实现了对于虚拟和现实的探讨形式的解构

其三,是艺术表现上的矛盾——歌曲本身的深刻意涵表达与歌手稚嫩而独特的声线的矛盾交织。关于第三点矛盾,主要是体现在原创歌曲中花谱的演唱方式词曲创作者黑柿子的写作方式的冲突与碰撞间。

在我们的常规思考之中,对于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探讨意义的歌曲来说,它似乎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厚重且成熟的演唱者才能更好地诠释。但花谱与黑柿子的组合却彻底地打破了这种印象。在黑柿子激荡的作曲和直指人心的深刻文字之中,花谱稚嫩且不加修饰的声音与歌曲本身的表达意涵之间产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反差感。而这种反差,就是最为直观的艺术表现的矛盾

此外,关于“矛盾与冲突”的命题,神椿所属的其他虚拟歌手其实也是同理。尤其是当我们说到神椿世界观中完全以“对立统一”作为核心的表现形式时,另一个更为直观的案例就是异世界情绪的“黑白情”设计。

“黑情”与“白情”的相伴相生,在直观上作为一种矛盾却共同构成、完善了名为“异世界情绪”的个体,其正如太极的阴阳两面,既对立又统一。而由这一“黑白情”的角色设计所衍生的原创歌曲和世界观,也因此具有着极强的拓展性和可延伸性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或许可以回答“神椿企划的核心特征是什么”这一问题了。即,在神椿的世界观里,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作为一种核心的创作主题,可以说是神椿的艺术创作源泉,也是神椿企划的核心特征。

而在具体的作品创作之中,这一主题最终又演化为视觉矛盾、语义矛盾、艺术表现矛盾等三种具体矛盾。借由着这三类具体矛盾,神椿最终得以通过虚拟技术和音乐创作实现了对于自身的核心创作主体——“神椿市”、“深脊界”等世界观的构建与拓展。

同时,在不断地对这个表达核心进行诠释与完善的过程中,神椿的演绎职能部门、创作职能部门、经营职能部门也逐渐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主干,即以花谱、黑柿子、PIEDPIPER三人为代表的神椿作者驱动型创作体系

此后,神椿凭借着这一体系的成功经验,又进一步增加了旗下虚拟艺人的数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作者集群——而这,也便是我们今日所熟知的神椿工作室。

二、神椿的诞生与世界观的构建(一)神椿的诞生——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中诞生

神椿工作室,诞生于前疫情时代的虚拟网络空间之中,发展于虚拟与现实的“碰撞”时代之后。其最初以自媒体流行音乐创作虚拟技术的结合作为根基,借助2018、2019年前后虚拟主播兴起的热潮,正式确立以黑柿子、PIEDPIPER、花谱三者作为主构架的作者驱动型虚拟作品创作模式,得到了日本本土受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一些虚拟主播领域的爱好者开始注意到了花谱和神椿的名字,并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社群架构。

神椿工作室的诞生正值日本国内传统音乐媒介式微而网络媒介开始大势而起的2019年。而很快,到了2020年疫情时代,日本的实体经济受到强烈冲击,相当数量的线下经营逐渐转化为线上,以YouTube为主的视频网站使用比率节节高升,而以虚拟主播为代表的线上行业也因此吸收了更多的资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神椿虽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主播、虚拟偶像团体,但在目前这一行业尚且没有具体划分区块的情况下,这种依托于现代网络而展开活动的艺术团体本质上还是得到了些许时代背景的红利。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以YouTube、TikTok等视频平台的主流化作为背景而爆火的《食虫植物》一曲。

在定位上,无疑神椿目前主打的还是日本国内市场。但论及其发展背景的语境,则并不仅固定于日本。“虚拟”概念之下的AI、网络交互、扩展现实技术,乃至于元宇宙等都可以说是在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大趋势。

随着“虚拟”在“现实”中的转化率越来越高,诸如点击量、虚拟币、粉丝数等可以兑换的社会“真实”资源不断增加,“虚拟”网络对于“真实”世界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客观现实。

而神椿的出现,则为这种“现实”带来了更多的印证、映射和反思。它就像一把利刃,刺中了网络世代与现实社会的要害;它又像一道闪光,劈向了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的边界。它以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作为主题创作的核心,不断反思、探讨着虚拟世代的人们所怀抱的真实的问题;它又以神秘而极富有想象力的世界观构建作为创作的方向,不断地探索着艺术表达在虚拟与真实的边界上的表现空间

神椿的四年创作时光,确实一度为流行音乐与虚拟艺术的爱好者们创造了一个足够美好的“乌托邦”,也打造了一个足够纯粹的“伊甸园”。而如今的神椿系歌手,早已如百花绽放般活跃于虚拟世界之中,牢牢地在作者主导型虚拟文娱市场中占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回首整个神椿的发展过程,可以称得上是企划的实质转折点的,或许正是以“花谱的成长”作为主命题而开展的“不可解”演唱会系列。

“不可解”的成功,真正地让花谱与神椿走进了虚拟艺术爱好者们的视野之中,也将花谱与黑柿子作为核心的创作者体系推向了这场为期四年且仍在持续的“虚拟风暴”的正中心——直至花谱于“不可解·狂”登上日本武道馆,我们可以说,神椿的一切探索都在这里以LIVE的形式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总结而言,以花谱、黑柿子、PIEDPIPER作为核心所创立的“神椿”,是一次为期四年的、游离于虚拟与现实边界的作者驱动型创作实验;它具有着探索的勇气、可贵的赤诚,以及足够丰满的才华。

神椿的世界,包含着黑柿子的每一次呐喊,包含着花谱的每一次成长,也包含着PIEDPIPER的每一次跨越。他们就像是水和空气,不断地为“花谱”企划、为“神椿”世界、为这个名为“不可解”的故事提供着养料和土壤。

如今,这片土地早已欣欣向荣,也许不再需要如此多的“栽培者”,它也一样能继续成长为参天大树;但至少,那些过去的岁月不会消失,那些深埋在探索与前行中的勇气不会消失,那些先行者们为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价值更不会消失——它们只会像宝石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闪耀

神椿的故事,仍然在继续;它背后的意义,也仍然等待着有心人的发掘。

接下来,我们对于神椿企划的探析,也将由此深入到更为靠近核心的一步——关于神椿的世界观构建。

(二)神椿世界观的构建——基于创作者世界观所进行的再创造

神椿的世界观构建,在具体表现上是以“神椿市”、“深脊界”等整合式主题作为表达的核心而构建的;在底层逻辑上,则是以一个一以贯之的表现主体作为核心来完成构建的。而歌手、创作者们,则作为一种复数的客体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她们是这个主体、这个世界观的一种反射与映射

以花谱为例,对于神椿的创作来说,PIEDPIPER提供了主要的现实物质基础黑柿子提供了世界观层面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创作基础,而花谱则是作为一种表现的终端,将黑柿子等词曲创作者们所要描绘的世界观、意识形态等付诸于实践、具象化为现实——由此,以上三者便构成了神椿最为基本的音乐生产体系,即,以“世界观创作者+演绎终端+现实物质支持者”三要素所构成的“创作三角”

在该体系之中,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它不断地将这个“创作三角”中的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并真正使他们做到了“相乘”的效果。由于该创作体系的成功,神椿最终得以确立“神椿市”世界观、“深脊界”世界观、V.W.P“魔女”世界观,乃至整个神椿艺术体系

黑柿子カンザキイオリ,在这个三角架构中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秋元康之于日本坂道系女子偶像团体。其所负责的,就是对于整体世界观的构建,以及对于具体艺术内容表现方向的把握花谱的“神椿”世界观,本质上来说是对于黑柿子歌曲世界观的扩大,是基于黑柿子的歌词和旋律所进行的再创造和再诠释。

由此看来,在神椿的世界观构建中,首要的表达者也许是黑柿子、也许是作为MV导演的川崎监督、也许是企划的总制作人PIEDPIPER,但绝不会是以花谱为首的歌手们。如果不能先厘清这个逻辑顺序,我们便无法理解所谓的“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到底是什么。

神椿的职能部门中,如果我们将“创作者”这一概念不断进行扩大的话,最终或许能够划分为三个大类其一,是MV导演及制作团队;其二,是词曲作者和企划制作人;其三,是画师、歌手及乐手。而这三者,所分别对应的即是:视觉与艺术传达、世界观构建与企划运营、表现与演绎终端。

花谱等歌手所负责的创作,实质上可以被称为是一种“二次创作”。它脱胎于词曲作者、MV影像导演、企划制作者等“创作者”脑海中的“一次创作”,它是在初代作者性完成发酵后的一种再诠释产物

不同的诠释者晕染在画布上的色彩不尽相同,而其留给观赏者们的印象,也自然有强有弱。对于观者来说,这个“诠释者”自然就是站在“台前”的唯一的“表现者”;但对于整件“画作”的创作来说,这个诠释者一定无法等同于画卷上的“所有”。

毕竟,画作的诠释者的出现,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适当的画布”“适当的色彩”的准备。目前,为诸多观测者所熟知的名为“神椿”的画卷,最终所涂抹上的是以花谱为首的这一批诠释者的色彩。

但从结果上来说,这种选择本身,在最初也是一种出于制作人挖掘的结果。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创作者与创作者的相遇往往不能归结为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所做的单方面努力——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命运般的纠缠

“画布”与“色彩”的准备“诠释者”和“展示者”的物色,都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之所以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只不过,在这些条件的顺位方面,我们也有必要明确,真正决定着“作品”的方向、内容、格局、理念的,是“画布与色彩”的“构建者”——也就是整个世界观的缔造者

以黑柿子为例,在神椿的创作体系中,世界观创作者的奠基作用主要体现在:

其一,奠定了企划的核心特征——以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作为创作的来源。在黑柿子所创作的音乐中,往往天然地带有着一种矛盾性,即自我的存在与其所认知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他不断地怀疑着自我、拷问着自己的人生和自身所处的一切环境——而这种矛盾的特质也直接地成为了神椿的虚拟艺术创作的来源与核心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黑柿子的存在可以说是直接地塑造了“花谱”的“在反抗中成长”的世界观,也间接地为“神椿”指明了以“虚拟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作为主题核心的创作方向。

其二,奠定了企划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以情感的共鸣作为表现力驱动的方式。在黑柿子的创作中,“情感的共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为了达成这种“共鸣”,黑柿子对此抱有着一种近乎于偏执般的追求——这一点既体现在他的词曲创作中,也体现在他自己的演唱中。

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黑柿子的“感性”最终成为了他的一个主要创作特征,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强烈表现力的来源。而对于神椿来说,黑柿子对于“情感共鸣”的执着也直接地影响了神椿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以情感的表现力和感知力作为艺术的第一判断标准

其三,奠定了企划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叙事”作为一种传达的目的。黑柿子的小说,以及乐曲中的歌词和念白,都是一种最为直观的“叙事”。他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高度凝练、概括,融汇进了自身作品的世界观之中;而这种创作的价值本源,则在于“叙事”成为了一种传达的目的和表现的手段

黑柿子在神椿任职期间,他对于“叙事”的执着也可谓是有目共睹的。小说、音声剧、歌词、念白,以及Live中每一段充满诗意和深意的过场——这一幕幕“叙事”最终也影响了神椿企划的主要文化价值体系,即,以“叙事”作为一种传达的目的

综上总结,神椿的世界观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以黑柿子为代表的“创作者”的世界观的拓展,也是一种基于“创作者”的作品及其衍生世界观所进行的再创造和再诠释。

在神椿的创作体系之中,“世界观创作者+演绎终端+现实物质支持者”的三要素结构最终组成了“创作三角”。而创作者们的艺术创造,则真正奠定了神椿企划的核心特征、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文化价值体系。也正因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何神椿的艺术体系是一种以创作者为根基、以“作者”为中心而开展的实践。

由此,以上在明确了“创作者”在整个神椿创作体系之中的重要地位与核心作用之后,我们将更为详细地对于神椿创作模式的结构性创新展开探讨与分析。

三、神椿的结构性创新与核心价值体系(一)神椿的结构性创新——虚拟语境下的作者驱动型创作

一言以蔽之,神椿的结构性创新,就是在虚拟产业偶像主导作为大趋势的语境之下,创造性地将作者主导、作品主导的创作模式在虚拟文娱领域化为实体,也将作者驱动型创作结构正式引入了虚拟产业体系,真正地开创并成功实践了以作品主导的作者驱动型创作道路。

那么,这一点的“结构性创新”究竟“新”在何处?归结其根源,我们还需要回到所谓的传统文娱资本主导的创作背景之下探讨一个前提。

首先,在普遍意义上的文娱企划之中,以偶像符号为主导的偶像经济驱动型文娱作品生产模式,作为一种最为高效的生产及运营方式,其实本身就是相当常用的创作结构。其客观来说,应该是作为娱乐产业资本实践基本盈利思路的一种主要表现特征而被我们所熟知。即,以刺激观者消费为最终目的,不断生产能够暗合观者消费预期的文娱产品及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延物来获取利润。

其表现的终极形态,便是一种以单一演绎者作为全部且唯一的推崇对象而进行的近似于宗教表演一般的文化创造,即“偶像主导型创作模式”。一般而言,特别是当企业作为主要资本提供者和主要企划者时,选择偶像主导的创作和运营模式便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绑定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经济风险确实最小、而其生产效率也往往更高。

但反之,以作品为主导的艺术生产体系,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却可以称得上是日渐式微的状态。特别是以近年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主流视频软件的抖音、TikTok为首,“偶像主导+流量经营”的模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娱作品生产形式。

虚拟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形式上依托于具有一定的创新属性的虚拟技术,但在文化领域却恰恰是文娱生产体系中的“后起之秀”。其在诞生之初,所能参考和模仿、靠近并遵循的,便只有这一种创作模式——以资本为主导的偶像经济驱动模式

而若是想要另辟蹊径,则务必要承担经济风险和舆论风险。此外,还必须要拥有敢于革新、敢于推翻前人道路的勇气。在这种条件下,或许也只有在最初就是因为对于现有的日本音乐传统发行体系有所质疑而诞生的神椿才有机会做到了。

而从结果上来说,神椿过去四年的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为了不可复制的案例之一。又或者,不如说这样的个例能够存在,反而才是一种“反常”之事。甚至如今的神椿自己,也已经不再是该模式的忠实拥趸者之一。

近半年来神椿对于该模式的“修正”,或许也代表了其“回归正轨”的意图——也就是回归传统文娱资本的偶像主导模式

主要表现如,歌手开始大量参与非作品主导型企划,以不断巩固自身人设、巩固演绎者形象本身在观者期望中的投影;逐步增加以展示演绎者的角色设计本身、或补充性格和经历等要素为目的的实况表演,进一步向偶像化靠拢;作品的艺术中心表达开始在总权重中稀释、淡化,并最终向着“创作去中心化”的趋势发展;尝试打破固定的“创作三角模式”,开始逐步增加掌握创作话语权的人员数量等。

而说回神椿整个“不可解”时期所实行的虚拟语境下的作者驱动型创作,实际上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与以上的“修正”相反的一些举措。

比如,以作品的创作为中心开展的“观众参与型”MV制作企划;仅以“组”命名及划分粉丝群体,尽可能减少偶像化氛围,淡化粉丝集群的认知归属感;活动企划大多以作者为中心,降低非作品元素对于整体神椿世界观的影响,以免造成观者的割裂感;坚持“创作三角模式”,同时也不懈于探索虚拟与真实的表现结合,比如完全以真人出镜的MV作品等。

这些举措,充分地保证了世界观和作品是作为整个神椿艺术创作的主导,而不是以单一歌手或偶像作为主导、也不是以企业营销形象作为主导。

同时,神椿在这四年间,还将日本流行音乐界的偶像、歌手养成模式与虚拟艺术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并在艺术内涵和表现效果上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虚拟与真实的边界。最终,其以花谱为原点,才得以打造了一众的“神椿系”歌手集群和创作者集群,也进一步提高、完善了自身企划的艺术高度

(二)神椿的核心价值体系——以作者性和叙事性作为主要的表现特征

在企划成功的背后,神椿对于创作者所主导的“作者性”的推崇,以及对于作品中所蕴藏的“叙事性”的强调,则可以被看做是神椿核心价值体系的两个主要表现特征。

首先,关于神椿对于“作者性”的推崇和强调,这应该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其作品中的共性特质。当我们打开一首《吞噬过去》,打开一首《不可解》时,我们立刻就能鲜明感知,这是黑柿子的表达,这是花谱的情感,而这就是神椿的世界。

这种绝对的强调感,所带来的就是一种绝对的辨识度。在大多数神椿的原创歌曲中,那种扑面而来、不可阻挡的沉浸感,也大多来源于这种对于创作者“个人色彩”的无限放大以及对于作品中的“作者性”的特别强调。

而这种“作者性”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即是神椿旗下艺人所遵循的“创作三角模式”。从PIEDPIPER、花谱、黑柿子的“三角”模式开始,神椿系虚拟歌手的出道便几乎都伴随着一个全新的“创作三角”的诞生——即“世界观创作者+演绎终端+现实物质支持者”的创作结构的再现。而其中,此三者所分别对应的具体职位,也就是供曲者、演唱者,以及经纪人或制作人

这一“三角”结构本身,虽然在流行音乐界并不算少见,但是神椿的大胆在于,他将这个模式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近乎无限地放大为了整个企划、整个神椿世界观的全部

这种仅仅由极少数创作者掌握创作主导权的虚拟企划,风险实际上是无法估量的——或许,也根本没有失败的余地。但结果,他们所收获的却是一次彻底的成功。而这,或许也正是源于神椿对于“作者性”的信任和对于艺术本身的力量的认同

其次,在神椿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另一个主要表现特征,即是作品中的“叙事性”。神椿的艺术表现,本质上是一种叙事和表达。其通过音乐、小说、live去表达的东西,是一种“价值”;而这种价值,只有在他独有的世界观之中才能生发出真正的意义、展现出真正的力量。这种与世界观建构密不可分的“叙事”,正是神椿艺术表现中最大的魅力。

这种“叙事性”,最早是来源于黑柿子的创作,而后,经过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不断地演化、发展,最终构成了整个神椿艺术表达体系。

而黑柿子的歌曲,则是在最初的阶段,为这种“叙事”的价值传达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语境,或者也可以说是为“画家”准备好了一个极其精当的画布与镶框——而花谱,则是那个赋予这些灵感以生命的画者

在神椿的整体“叙事”之中,他们所要叙述的“故事”,也就是神椿的世界观——建立于虚拟技术之上、由“虚拟与现实的交织碰撞”而展开的一系列思考与探索。

其典型的“叙事”方法如,小说、游戏、虚拟歌手们的各原创曲系列、花谱早年的音声剧系列《御伽噺》(BV1wY411w79z)、情绪早年的短视频系列《异世界创世纪》(BV1Bt4y1k7zf), 还有经常出现在神椿系Live的过场上和花谱原创作品中的“念白”和“朗诵”等。

这些高效而独特的叙事方式,将神椿的世界观以一种非常具有新鲜感和沉浸感的形式传达给了观者,同时,也进一步补充了神椿相关的一些设定,提高了企划整体的完成度。

这种与世界观紧密相连的“叙事”,与神椿作品中强烈的“作者性”,一同构成了神椿核心价值体系的最主要表现特征。而在神椿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这些特征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个“标志”,并作为一个又一个精彩作品的内核而不断地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关于神椿“以作者为主导”的创作模式,到这里为止便基本解析完成了。而接下来,关于这一模式之中所深埋的“隐患”以及神椿对此所作出的“调整”,则是我们下一个章节的主题。

四、神椿创作模式的转型与观测者社群的构建与分化(一)神椿创作模式的转型——从作者主导型创作向偶像主导型创作转型

常言道,世上不存在完美之物。所谓的“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之中,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隐患——即作者结构本身的单一性与脆弱性。

这种“隐患”的负面表现在于,一方面,由于艺术创作长期循环生产的同质化问题,导致一旦由极少数创作者完全掌握创作的话语权,便势必会形成艺术创作的“安全区”和“舒适区”——而对于听众来说,这个问题所导致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审美疲劳”的出现。

另一方面,由于单一作者在整个创作体系中的个人权重过高,也会导致创作模式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任何一个核心创作者的离开,都有可能极大地动摇整个创作体系的根基也正因此,神椿,这个在本质上以创作者为中心的企划,如今在面临核心创作者离开的时候,才不得不做出改变——在创作模式上的根本性转型。

关于神椿的转型,最早的“伏笔”实际上应该追溯到旗下艺人“异世界情绪”的主要供曲者“纱茧”和画师orie离职的时期。纱茧和orie的离开,直接地打破了异世界情绪的“创作三角结构”和作者主导体系,并在神椿的世界观中撕开了一个裂痕——这也是神椿的作者主导型创作体系首次面临的比较大的冲击

但好在,此后的“黑白情”设计以及歌曲的整体世界观仍然延续了最初的体系,且表现效果上也没有太大的割裂感和违和感,所以之后这一“裂痕”并没有明显地在神椿的世界观中继续扩大——直到“蓝情”的“转正”为止。当然,关于“蓝情”的问题,我们之后还会细谈。

先回到神椿的转型问题上来。关于第二个“伏笔”,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以神椿旗下艺人“音乐同位体”的接连发布作为标志,预示着神椿真正地进入了最初的转型期。 

其原因在于,“音乐同位体”本身,是作为虚拟歌手的“器乐性”的一种具现化而存在,也就是说,这意味着神椿正式开始将旗下艺人的“物质意义”的一部分——声音作为一种可量化的商品而贩卖。

并且,伴随着使用“音乐同位体”的作者和歌曲增多,有相当一部分“同位体”作品开始逐渐地在神椿旗下艺人的翻唱作品、LIVE表演中出现,且数量和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攀升,特别是近半年到一年间以花谱和异世界情绪的翻唱投稿为代表——这意味着“音乐同位体”已经正式参与到了神椿世界观的构建,也说明了神椿以“音乐同位体”的出现作为契机,正式开始了“作者的去中心化”和“创作话语权的下放”

而后,时间继续推移,神椿的初期转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标志,正是以“蓝情转正”作为代表的神椿对于自身世界观的“矛盾”的扬弃以及对于“创作三角制度”的改革

对于异世界情绪来说,“蓝情”阶段的展开,是对于过去“黑白情”世界观的一种告别;而对于神椿的整体艺术创作体系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一个含有鲜明戏剧冲突人物内在张力的“黑白情”创作设计被扬弃并转变为单一形象“蓝情”,还意味着一次神椿对于旗下艺人初期的作者驱动型世界观塑造的扬弃——以此作为信号,神椿的“创作三角”制度改革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再后来,便是3月4日黑柿子官宣退出神椿的事件。黑柿子,作为花谱世界观、V.W.P世界观、乃至整个神椿世界观的主要奠基人,他的离开,也意味着初代神椿“创作三角”的原型正式瓦解以此作为标志,神椿彻底宣告了过去的作者创作体系的结束;同时,这也代表着神椿第一个转型阶段的基本完成。

简要总结,神椿由作者主导型创作向偶像主导型创作的转型,最初是以纱茧和ORIE的离开作为伏笔,以旗下艺人“音乐同位体”的接连发布作为开始的标志,以异世界情绪的“蓝情”阶段的展开作为阶段性成果,最后以黑柿子的退出宣告初期转型的基本结束。

在这整个过程中,神椿的初期转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最为核心的、也是最具有标志性的一点,即作者的去中心化以及创作话语权的下放。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企划是作者主导还是偶像主导,较为直观的一点,就是这个企划到底是由众多创作者写歌只为一个偶像,还是说由多个歌手唱歌只为完善作者的歌曲世界观和企划世界观

如果是偶像主导,那就是以歌手为中心、以歌手的虚拟形象为中心,然后尽可能与更多人合作,让更多人为歌手写歌、为歌手服务——即,以作者去中心化作为核心思想,再辅以歌手偶像化作为实践手段的一条道路

主要表现如,“音乐同位体”作品作为频道翻唱和Live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了整体的世界观构建中,由此,神椿世界观的创作话语权便由过去的极少数创作者下放到了复数乃至于无限多的潜在个体之中。其二,向偶像经济驱动模式靠拢并实现进一步的利润转化。

主要表现如,开启粉丝频道会限直播,将观测者内部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作为评价基准分化为圈层生态;非作品相关活动增加;对于歌手本身的营销和包装增加,而对于作品本身的重视减少;社内资源分配不均,将旗下歌手按人气和盈利能力分层,并通过对团体内某一成员持续地降低资源分配的手段,来博得其粉丝的同理心并进一步分化粉丝群体等。

以上这些手段基本上也是传统文娱资本主导的偶像团体所常用的营销套路,当这些表现开始出现在神椿的运营之中时,基本也就象征了企划本身目前正在向偶像经济驱动模式靠拢。

其三,作品的艺术中心表达开始在总权重中稀释,并向着“作者去中心化”的趋势发展。

主要表现如,作品的艺术性、探索性、实验性减少,而作品的商业性、流行性、保守性增加;商业作品、商业活动的增加,甚至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了歌手的Live状态;与非神椿体系的创作者合作,尝试打破固定的“创作三角模式”,逐步增加掌握创作话语权的人员数量等。

以上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稀释作品的艺术中心表达在整体创作体系中的占比;同时,这也促使了“作者去中心化”趋势的扩大,使神椿内部核心创作者的话语权进一步减少,有利于今后更多商业合作的介入和利润的转化。其四,创作体系中的矛盾性的转化。如前所述,矛盾是作者驱动型创作的灵魂,矛盾性的转化,也意味着神椿创作模式的彻底转型。

主要表现如,黑白情设计的取缔与蓝情设计的转正。半年前的蓝情转正,可以说是神椿转型计划向前迈进的一大步。“黑白情”设计的扬弃,直接使异世界情绪世界观的内在矛盾二元的对立统一转化为了单一的和谐共生

这种举措,在实质上等同于主动抛弃了一场舞台剧表演中的主要戏剧矛盾和人物塑造的内在张力。从艺术作品创作的客观规律上来看,并不利于更进一步的艺术层面探索;但从商业转化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更为开放的合作关系构建。

此外,这种转型的外在直接表现,就是作品艺术性的快速下滑。近半年以来,神椿工作室对于旗下艺人的原创、翻唱作品的品控,确实是有下滑趋势的。

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于以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发迹神椿来说,如果由于无法平衡自身企划的商业性与艺术性而导致作品质量不断下滑,这绝不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毕竟,如果部分粉丝群体在长期等待后也无法得到与自身期望相符合的产品,那么市场规律的选择终会带走其中的一部分潜在支持者。这一情况,或许正是神椿今后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观测者社群的构建与分化——由作者驱动型社群向偶像经济驱动型社群转型

一个文娱产品的粉丝社群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自身所遵循的设计理念与创作模式。

从作品主导的作者驱动型创作模式中所诞生的粉丝社群,其所探讨与解构的、推崇和否认的,也往往是单个作品或多个作品组成的作品群。

从偶像主导的偶像经济驱动型创作模式中诞生的粉丝社群,其所推崇和肯定的,则往往是割裂于一切外界影响因素的、单一的演绎者本身而其粉丝社群自身,也往往存在着进一步向小圈层分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神椿来说,粉丝社群的构建应当分成两个部分来看。一方面是神椿的整体粉丝集群,也就是“观测者”集群;另一方面是神椿旗下各虚拟歌手的粉丝集群,也就是各个“组”

这两者,至少在神椿完全转型之前,从最初的粉丝定位来看应该都是偏向于作者驱动型社群而发展的。但其中的主要区别在于,“观测者”这一整体集合概念本身,要比各个“组”的小集群划分多出一层概念上的意义——即,“观测者”对于神椿世界观的反作用和补充意义

正如量子力学的著名假设“薛定谔的猫”一般,“虚拟”的存在如果没有观测它的“人”的话,就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同时,也就不存在“被认知”的可能——对于虚拟歌手们来说,“观测者”这一概念就是确认其“真实”存在的依据,也是对于其本质和延展意义的“补完”。

而在解构层面来说,“观测者”还具有对神椿艺术创作的能动反作用。每一个独立思考的“观测者”,都可以在自己理解的意涵世界中解读出神椿所“传递”的意义。这便是“观测者”集群,在概念意义上的附加价值。

回到粉丝集群的构建问题上,“观测者”这一粉丝集群的命名本身,也体现了神椿的一种极简思维和创作者意识。这一称谓,在语义上尽可能地减少了粉丝对于偶像主体的归属感,一定程度上也剔除了观测者群体内部的“被分类感”

而具体到单个虚拟歌手的粉丝集群来说,这种以“组”命名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粉丝群体虽然实质仍然是“被分类”、“被分化”,但主观认知归属上仿佛仍然是“观测者”这一客体集群——只是“组别”不同而已。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从最初的社群构建来说,神椿还是想要建立一种以作品为主要探讨对象的作者驱动型粉丝社群。

只是,随着神椿的创作重心开始中途转向,观测者社群也不可避免地在发生着变化。具体而言,是以“蓝情转正”为分界线,观测者社群真正地开始逐渐分化——由创作者驱动型社群向偶像经济驱动型社群转型。

这也就导致了观测者群体内部,如今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向

一种是由作品主导的评价体系中诞生的对于艺术作品及其创作意识形态的认同者,另一种是由偶像主导的评价体系中诞生的对于歌手本身及其背后价值符号的认同者。而且,这二者由于根源上的评价体系的不同,注定会产生割裂与冲突。

而在整个社群的分化过程中,粉丝集群内部也呈现出了一些偶像经济驱动型社群的主要特征。

比如,金字塔式结构与圈层结构并存——在结构顶层上,掌握话语权者少,而后来泛化者多;在圈层内部,则形成了以单一歌手为对象的偶像集聚效应,而反之对作品本身的探讨在评论权重占比中趋向于矮化和淡化,并逐步取而代之为对于泛偶像商品、抽象概念、资本外延等事物的高关注度。

由此总结,神椿观测者社群的基本构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观测者”概念的设立为标志、以“作品主导”为核心的作者驱动型粉丝社群构建;而第二个阶段,是以神椿创作模式的转型为契机、以神椿内部创作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运营模式的转化为线索的偶像经济驱动型粉丝社群构建。

从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由第一个阶段转向到第二个阶段的实质分界点,一个是以粉丝频道会限直播为代表的、将观测者内部以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作为评价基准而开展的圈层分化;另一个是以“黑柿子离职”和“蓝情转正”为代表的以神椿内部核心创作者的“去中心化”和艺术创作的矛盾转化作为主要特征的神椿内部创作结构调整

以这两点作为分界,观测者社群内部正式开始分化,并最终呈现出“作者驱动型社群”和“偶像经济驱动型社群”两方面特征同时存在的一种状态。

五、“黑柿子·花谱”原创曲系列代表作解析

在解析了神椿整体的创作结构和社群构建之后,我以作品的文艺价值和表现内涵为基准,选出了十首个人认为最能代表神椿世界观的“黑柿子X花谱”原创曲,以作为对于神椿艺术观的具体解读。

在这一部分的作品解析中,最为首要的评价基准并不是纯粹的音乐性或艺术性,而在于它的创作影响——即,“这一作品的产生给神椿带来了什么”。因此,选取的作品名单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审美标准。但重点在于,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文艺价值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神椿世界观的具体表达——如果能达成这一目的,那么这部分解析便完成了它的使命。

(一)《糸》:花谱原创系列的开山之作——稚嫩中初显锋芒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8/12/06

正如某个游戏的完结篇宣传语所言,“当一个故事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它的开始”;对于神椿来说,对于花谱的“不可解”来说,它的结束,也确实是它的开始——在不可解系列LIVE的最终篇,花谱和神椿久违地回到了虚拟空间;而四年多以前,花谱所发布的第一首原创曲《糸》,也正是从虚拟空间而开始。

相比于此后深埋于观测者记忆中的那个穿梭于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花谱来说,在《糸》中的花谱,尚且稚嫩、尚且青涩。她诞生于虚拟之中,仿若是一个温室中的花朵、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但只要音乐响起,少女便可以化身为给予他人力量的虚拟存在——“花谱”。

伴随着黑柿子强烈而具有冲击力的摇滚风格编曲以及直指人心的歌词,少女在虚拟构成的看似局促却又无比广阔的世界里,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她稚嫩的歌声虽显柔弱,但在音乐的映衬下却生发出一种叛逆与反抗的鲜明能量——原来,这就是花谱,这就是黑柿子,这就是神椿的世界。

通过《糸》,观测者们第一次认识到了这个名为花谱的少女的身体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神椿这个企划具有着多么庞大的野心。在《糸》之中,神椿在世界观塑造上所埋下的伏笔,就像一颗颗种子被抛向了肥沃的土壤之中;而神椿只需要等待着它在观测者们的心中破土而出、结出果实的一天——而那一天,并不算太过遥远。

以《糸》为起点,神椿初次向世人展现了花谱与神椿世界观的一角:在形式上,有以竖屏为主、贴合当代人观看习惯的音乐视频影像制作;在表现内涵上,有以描绘现实世界的情感和思考为主旨的歌词创作;在艺术特征上,有兼具流行性与艺术性的音乐创作;在视觉表现上,有以“拉普拉斯”的红蓝对比作为主配色的背景设计以及神椿世界的雏形——这一切的一切,作为一个虚拟歌手的原创首作而言,都具有了足够优秀的表现力世界观拓展性

尽管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它在制作细节上可能仍有些许不足;但总体来说,作为整个花谱与神椿世界观的开端,《糸》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它应尽的使命。

(二)《心臓と絡繰》:花谱与神椿的起源——神椿世界观奠基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8/12/28

究竟什么是神椿?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能具象化为一个场景的话,一定会是这样的:

一个虚拟的少女穿梭、漫步于人来人往的现实世界之中,她时而安静地徘徊,时而俏皮地蹦跳;而伴随着以黑柿子为名的激荡的乐曲,少女开始纵情地歌唱,她所歌唱的既是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也是属于这无数灯火下的当代人们的理想和现实——这就是花谱的世界观本身,也是名为神椿的世界的起点

而以上这一具体的“场景”,显然并不是由我凭空臆想出来的——是的,它正是存在于《心臓と絡繰》MV中的一切。

自这首原创作品起,花谱开始真正地由虚拟世界走向现实,而神椿也正式开始了其对于虚拟和现实边界的艺术探索。

正如同歌曲MV中的画面设计那般:一位以虚拟之身存在于世的少女,立身在作为人类工业化标志的城市间和摩天大楼顶部,也漫步在这寂静而繁华的夜晚之中;她探视着人类的脆弱与敏感,也等待着终将到来的黎明与新生。

她仿佛是穿梭于来往人群之中的淡漠的旁观者,又仿佛,其自身也只是躲藏于匆匆人流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之一。但她和人们唯一不同的一点是——她在纵情地歌唱着

她仿佛在为每一次或驻足或奔走的人们而歌唱,她又仿佛只是为了自己而歌唱;她仿佛在为了自己所理解的情感而歌唱,她又仿佛只是为了那或熟知的或未知的一个个名字而歌唱——但归根结底,她是为了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而歌唱,也是为了屏幕前的你和我而歌唱。

《心臓と絡繰》这部作品,无论从歌曲的艺术性来说,还是从花谱与神椿的世界观呈现来说,都可谓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之作”。

它第一次明确地将神椿对于“虚拟与现实”的探索和思考摆在了观者的面前;而同时,它的这种由虚拟人物穿梭于现实世界的MV拍摄思路也为之后花谱及神椿各虚拟歌手原创和翻唱作品的视频制作提供了主要的创作思路与“成功案例”。

从这个角度来说,《心臓と絡繰》可以说是整个神椿世界观的奠基之作。这部作品的艺术表达,是神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与现实的交织和碰撞。

它以挖掘当代人思考与情感的歌词内核以及细腻而又不失冲击力和层次感的旋律和编曲,打动了众多对于流行音乐和虚拟艺术的结合感兴趣的观众们——而显然,那些“观众们”,应该也是如今的“观测者社群”的基础。

由此看来,这首《心臓と絡繰》,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神椿世界观”和“观测者社群”的双重奠基之作。它对于整个神椿的创作和发展来说,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魔女》:花谱艺术表现潜力的显现——V.W.P魔女世界观奠基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9/01/09

从《魔女》这部作品开始,花谱的艺术表现潜力真正开始显现,而神椿的世界观也开始逐渐在我们的眼前一步步扩展开来。

伴随着细腻而不乏层次感的丰富弦乐编曲,黑柿子和神椿在《魔女》一作中加入了更多的独属于自身的、也属于“花谱”世界观的要素以情感共鸣作为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歌曲中增添更多的“爆发点”和“强弱对比”;同时,又在歌声的演绎层面强调了更多的细节,使作品整体的完成度和艺术性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在《魔女》一作中,花谱所展现出的演唱技巧和感受力的进步,也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歌曲前期铺垫部分的细腻演绎,还是歌曲后半部分最终高潮的情感爆发,都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歌曲世界观的强烈存在感,也不禁让人感叹花谱的进步之迅猛。

从《魔女》开始,花谱的演唱逐渐地具备了更多的自我表现意识以及个人演绎特征;而《魔女》的成功,也为神椿和黑柿子接下来的音乐创作指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灵感。

此后,神椿与黑柿子的创作明显更加“放开”,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而同时,神椿也由此真正确立了花谱原创作品中以“情感共鸣”作为艺术表现核心的创作思路,为今后众多优秀原创系列作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此外,以《魔女》一曲作为起点,神椿的“V.W.P魔女世界观”也应运而生。以歌曲的世界观作为线索,神椿将花谱作为建队核心以及艺术表现的基点,创立了由包括花谱在内的旗下五位虚拟艺人所组成的虚拟歌手组合“V.W.P”,即“虚拟魔女现象”。

在整个V.W.P的艺术表现之中,毫不夸张地说,花谱的歌声、花谱的演唱,就是V.W.P的底色,就是魔女世界观的轮廓。通过这首《魔女》,我们才知晓,花谱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独立的虚拟歌手,她同时也是一个名为虚拟魔女现象的组合中第一个出道的“魔女”。

也正是通过这首《魔女》、通过花谱这一存在,我们才有机会、才有可能接触到其后诞生的四位魔女乃至整个V.W.P组合。从整个神椿企划的发展历程上来说,这支作品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四)《雛鳥》:黑柿子与花谱的抒情巅峰——神椿抒情曲成功模式的样本与鼻祖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9/03/22

作为启发了神椿众多抒情曲创作的代表作品,《雛鳥》可以称得上是黑柿子与花谱原创系列作品的抒情巅峰之一。在今后的很多作品中,你都可以看到《雛鳥》的影子,比如花谱的《アンサー》、V.W.P的《言霊》等。

究其根本,《雛鳥》的成功之处在于,一种此前只存在于神椿构想中的、由虚拟人物结合现实中真实情感的抒情曲模式,第一次得到了实现——而且是以一种极具有感染力的方式。

在《雛鳥》的MV演出思路中,主要的表现核心就是一个——虚拟人物与真实世界的碰撞。在MV的场景构建中,制作者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的日本中学校;而作为虚拟人物的花谱,徘徊在真实的无人校园中,一边歌唱、一边诉说着离别的淡淡惆怅。

在充满着虚拟与现实的碰撞感的MV演出中,整首歌曲以黑柿子舒缓而细腻的抒情作曲为基础,以花谱饱含深情的声乐演绎为依托,充分地传达出了毕业离别之际的愁绪、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

而在表现意涵上,《雛鳥》这部作品其实很深刻地触碰到了神椿创作的底层逻辑——“以虚拟之身,传达真实的感情”。歌曲本身虽然是以虚拟歌手的演绎作为呈现的方式,但因为结合了现实中真实的毕业意涵的描摹,也因此得以在抒情层面给人们带来极致的情感共鸣。

从创作的时间上来看,《雛鳥》可以说是神椿的艺术创作中最早做到了这一点的作品——即,以虚拟的演绎作为表现形式、以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感共鸣作为表现核心,成功地将神椿的世界观传达给所有观者

自《雛鳥》之后,神椿才真正地拥有了一个成功的抒情曲模式;而《雛鳥》自身,便是这一模式的最好的样本与鼻祖——也正因此,《雛鳥》对于神椿的抒情曲创作来说,才具有如此非凡的开创性意义。

(五)《過去を喰らう》:花谱与神椿的“质变”——兼具流行性与艺术性的“冲击”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9/06/05

以《過去を喰らう》这部作品为分界线,神椿与花谱的创作开始迎来“质变”。经过了前几作的沉淀,神椿对于以“情感共鸣”作为表现核心的虚拟艺术创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而花谱作为一个虚拟歌手,在演唱技巧和演绎能力上的提升也是越来越显著的。

在这一背景下所诞生的《過去を喰らう》,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兼具有流行性与艺术性的“冲击”之作。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作品本身的高水平的视觉表现力、听觉表现力,以及世界观表现力。

在视觉层面,“神椿式”的多元且丰富的特效字体和运镜表现,给观者带来了极强的视觉感官冲击;在听觉层面,黑柿子所谱写的那疾风骤雨般的鼓点和节奏,以及花谱所演唱的那狂风海啸般的情感与震荡,则给听者带来了强烈的听觉感官冲击;而在世界观的表现层面,那由现实与虚拟的不断交错构建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冲击,以及人物和背景的世界观给人们带来的无限的想象冲击——这一切的一切,都引人浮想联翩、都让人难以自拔,也都真正地诠释了花谱与神椿世界的魅力所在

这种“冲击”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之一,就是花谱和神椿的作品所受到的关注度开始由量变产生质变。目前在YouTube的花谱个人频道,《過去を喰らう》已经拥有了千万级别的播放量;而以《過去を喰らう》为分界点,此后的花谱作品所收到的关注度也是远远多于此前的一些作品的。

而从作品本身的创作影响上来说,《過去を喰らう》在神椿的艺术创作体系中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其对于神椿的快节奏流行摇滚类原创曲创作来说,可谓是提供了一个完美得甚至有些难以复刻的成功样本;而《過去を喰らう》在音乐层面上对于流行性与艺术性的兼顾与平衡,也成为了之后神椿继续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六)《そして花になる》:以花为形,以心为声——神椿意象描绘的巅峰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9/08/01

在花谱的众多原创曲中,《そして花になる》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首。与其他的作品相比,这首歌承载了太多的创作意义和纪念意义。甚至在最近神椿发布的“黑柿子·花谱”纪录片中(BV1S24y1u7Ej),黑柿子自己也提到了这首歌曲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那么,《そして花になる》的特别之处究竟是什么?

首先,从创作的形式来说,这首歌曲或许是第一次以黑柿子对花谱的采访作为创作基础的作品。在此之前,神椿企划的“作者主导性”可以说是极其鲜明的。尤其是以黑柿子为代表的创作者,一向是非常注重在作品里添加进“个人色彩”的。

但是从《そして花になる》起,这一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随着花谱的成长与创作自我意识觉醒,神椿原创作品中的“色彩”也应当适时地改变它的“分布”——而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由此,一首以黑柿子对花谱的采访为基础、以花谱的创作心路历程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就此诞生。

而其次,从艺术创作价值的角度来说,《そして花になる》也代表了神椿作品中“意象描绘”的最高水平。无论是以现实经历作为根源的、颇具有感染力的歌词,还是层层递进、意蕴丰富的旋律和编曲,都在花谱饱含深情的唱腔中一同化作了穿透人心的力量。

整首歌曲最为精妙的一点在于,全曲仅以一个“花”作为主要意象,却写尽了花谱对于歌唱、黑柿子和神椿对于创作的全部态度和表达,真可谓是意象描绘的巅峰之作

此外,在这首《そして花になる》之中,还有一个角度非常值得探讨——那就是其对于观测者群体的影响。在《そして花になる》的歌词中,有着一个在此前的神椿作品中几乎不曾存在的特征,即对于之前花谱作品及创作的直接呼应

那些出现在字里行间的之前原创作品的名字、还有MV背景中接连出现的此前的各种绘图,仿佛都是一种回顾,也是一种回应——对“花谱”这一存在行走至今的回应,也是对支持着“花谱”这一存在走到今天的人们的回应。

我想,在《そして花になる》一曲中,作为观测者而支持着花谱的人们,一定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份重量和这份真情;同时,这或许也是神椿第一次比较明确地以作品的方式主动向观测者社群靠近

从以上的三个角度来说,《そして花になる》确实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它代表着花谱的“个人色彩”第一次深深地晕染在了神椿“画布”之上;它代表了神椿作品中“意象描绘”的艺术巅峰;它也代表了神椿对于花谱至今为止的道路的回顾,代表了神椿对于观测者群体的靠近与回应。也正因此,《そして花になる》才成为了一部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七)《不可解》:以虚拟之身探讨现实——神椿艺术矛盾对立与戏剧冲突的最高峰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19/09/12

当花谱在演唱会中第一次唱起这首不可解时,身处现场的观众们会是怎样的感想呢?我想,一定会有人是惊讶的吧。甚至我至今都还是惊讶于,花谱与神椿竟然能在短短的一首歌中,将自身的艺术矛盾观展现到如此的地步、展现到如此的淋漓尽致

在《不可解》这首歌曲中,花谱与神椿团队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虚拟和现实的思考,可以说以一种非常具有深度的形式传达到了观者这里。

首先,在表现和展示的形式上,《不可解》就已经非常特殊。这首歌曲的演唱本身,就正处在一次名为“不可解”的“观测”之中——这里的观测既可以指名为“不可解”的这场live,也可以指由“不可解”所命名的花谱与神椿的这四年间的一切。

而其次,这首歌曲的表演者和其所表现的内容本身,又具有着极大的艺术矛盾对立性和戏剧冲突内涵。花谱,作为一种虚拟的存在,其如今正鲜活地歌唱于“真实”的观者面前;而她所歌唱的内容,则是她所抱有的对于现实的诸多困惑与思考,也是她所理解的“不可解之物”的真切与美丽之处。

那如同连珠炮一般的、具有现实重量的歌词,如同一记记利刃刺向听者的内心;而这些具有深度的刻痕,伴随着激荡的乐曲,越发在听者的思考之中发出震荡与轰鸣——直至这些震荡真正地将听者内心深处的某些根深蒂固之物切实地击碎,直至这些震荡传达到现实社会与庸碌生活的彼方。

这首《不可解》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它所激荡起的波纹,虚化了那映在水中的、或不切实际、或扭曲自我的倒影,显现出了我们内心的真实;它也会最终沉入水底,留下足够的营养和沉淀,以作为路标、供后来的清醒者寻得正确的道路。

《不可解》自身所具备的表现内涵上的冲突性,已然如此令人叹服;而在具体的创作内容上,《不可解》中甚至也有一个独特的开创性元素在后来逐渐成为了黑柿子给花谱创作的一系列曲子的重要特征——即,歌曲中含有深远意味的“念白”

这种既非旋律也非节奏、介于说唱与朗诵之间的表现形式,使花谱的歌曲又增添了一个“辨识性特征”,也赋予了花谱和神椿的“叙事”以更加生动的表达方式。

总结而言,《不可解》的优秀之处主要有:首先,表现形式上的冲击性——在名为“不可解”的LIVE上初次披露,以虚拟之身诠释现实的矛盾;其次,创作元素的增加——歌曲中“念白”部分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花谱与神椿的艺术辨识度,也为神椿世界观的“叙事”又增添了几分生动。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表现内容本身的艺术性和冲突性所带给人们的震撼。深刻而意涵丰富的歌词对于现实的批判,花谱充满力量和情绪感染力的演唱所带给人们的共鸣,以及所有乐手和工作人员们的努力所带来的精彩现场演绎——这一切的一切,一同构成了这名为《不可解》的震撼人心的作品。

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解》也都可以称为是神椿的艺术创作最高峰;同时,也是神椿的艺术创作观中,对于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对立的最佳诠释。

(八)《私論理》:稳中求变——快节奏曲风的拓展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20/01/08

经过了此前的经验积累与创作沉淀,伴随着花谱的飞速成长,神椿在《不可解》之后也正式开始了对于不同风格的原创作品的探索。而《私論理》,正是这一系列探索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神椿“稳中求变”的风格拓展之作,《私論理》与此前花谱原创曲中的任何“类型”都有一点“对不上”。无论是《過去を喰らう》的日式摇滚,还是《雛鳥》的柔和抒情,又或是《魔女》的恢弘弦乐,都似乎与它的风格牵扯不上什么联系。

而在此之前,神椿在花谱原创系列作品中一以贯之的那种探讨的“严肃性”和艺术表现的“矛盾性”,在《私論理》的快节奏“电子风暴”中仿佛也一下子被远远地吹去了;但如果你暂时屏蔽掉这番“节奏轰炸”,稍稍静下心细看一下歌词,却又会发现,它从未真正消散——而这种流行娱乐性的放大和严肃矛盾性的细微留存,也正是《私論理》的最大特征

作为花谱与神椿首次尝试的快节奏舞曲风格原创作品,《私論理》具备了足以令人不禁舞动起来的动感旋律与编曲,也具备了足以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视觉表现;但与此同时,它在作词及世界观内核上却又很好地保留了神椿一贯以来的对于虚拟与真实的探讨

全曲以「論理」和英语「lonely」的谐音作为线索,从虚拟的角度探讨了现实世界中个体的“孤独”与群体的“潮流”间的矛盾关系。

在夜晚如海市蜃楼般的繁华城市间,虚拟的少女质问着何为真正的自由、何为确凿的真实,什么又是所谓的“孤独”;而每一个来到大城市的真实的“我们”,又是否只是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心无归所的孤独的“吉普赛人”呢?

《私論理》激荡的节奏与颇具深意的诘问久久回荡在空中,而对于神椿来说,由《私論理》所带来的、对于快节奏舞曲类风格的创作拓展,也为之后诞生的很多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的、具有舞蹈要素的V.W.P原创曲《共鳴》,想必也是有一些《私論理》的影子的。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私論理》在具有如此高水准的娱乐性和流行性的同时,还依然保有着神椿世界观的内核——这一点,或许才是其能成为经典的真正原因吧。

(九)《海に化ける》:踏入河流,化身为海——神椿艺术性的巅峰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21/06/30

作为《過去を喰らう》系列的续作,《海に化ける》是一部真正的“超越之作”。凭借着此前的表演与创作经验,这一次,神椿与花谱真正地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中超越了之前由自己所创造的艺术高峰,并凭借这首《海に化ける》站上了全新的艺术巅峰

从作品完成度的角度来说,《海に化ける》的强大无疑是全方位的、无死角的。音乐与画面的极致结合,歌曲创作与歌手演绎的完美契合,以及丰满而迷人的世界观塑造——如果我们从艺术价值的角度去探讨《海に化ける》的话,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是此前的神椿所从没有达到过的高度。

其一,音乐性的突破——结构的起承转合与情感的明暗对比。《海に化ける》的音乐性突破,一言以蔽之,是在传统的日式摇滚架构中,加入了一种类似于后摇滚般的结构上的起承转合与情感的明暗对比。

全曲以02:15的间奏为界,在此之前仍遵循传统的日式摇滚的行进方式和情绪唤起方式,但在这段间奏之后,歌曲主动地将这种结构打破,并重新构建了一套“抒情铺垫→强烈唤起→持续增强到最高点→结束”的这样一种“起承转合”结构。

而这种反常规的作曲结构所带来的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海に化ける》一曲中由此而具备了一种其他作品里难以寻得的强烈的情感明暗对比。这种如同过山车一般的山呼海啸的转折,可以说是真正地实现了神椿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那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海に化ける》的音乐性创新可谓是真正具有突破意义的一点。

其二,艺术性的突破——对于神椿世界观构建的完善。《海に化ける》的艺术性突破,主要在于视觉表现的冲击与对神椿世界观的深化和拓展。

歌曲MV中的极致音画配合所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一方面给观者留下了仿佛“音乐可视化”的奇妙体验,另一方面也将许多神椿世界观所独有的复杂意象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了观者面前。

比如,“拉普拉斯”与花谱的关系、“海”与现实的映射、花谱的成长与服装的变换等。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通过MV制作者的一双妙手,精巧地转换为了直观的场景和演出,并完美地与现实世界场景融合在了一起。这便是《海に化ける》对于神椿世界观构建的最好的完善。

其三,表现内涵的突破——在虚拟人物和所处环境的关系性探讨上更进一步。在《海に化ける》中,最为核心的表现意涵之一,即是对虚拟人物“花谱”的成长性和其所处环境的碰撞的探讨。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海”,以及不断走进人群中、不断融入现实世界的“花谱”,此二者在统合的意义上先是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位与暗合;而后,到了歌曲MV的后半段,伴随着歌曲起势的改变,“花谱”浸入泳池,一切翻涌而出——至此,在歌曲的前半段所铺垫的所有“线条”,均在此刻得到了重合

在《海に化ける》的表现内涵上,神椿可谓是真正地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其在充分展示了自身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地拓展了整体世界观的表达深度。

关于虚拟人物在所处环境中的思考与反抗、探索与成长,以及改变与成熟,神椿在《過去を喰らう》系列的三部曲中诠释到了极致。

而作为三部曲的中位作来说,《海に化ける》无疑是很好地完成了其作为系列“高潮”的作用——抬升全系列的艺术高度,探索全系列的表达深度。也正因此,《海に化ける》才得以成为目前神椿艺术性的又一个巅峰

(十)《人を気取る》:自命不凡,继续燃烧——完满的系列收官之作 

视频链接: 

油管发布时间:2023/01/03

自《海に化ける》之后,其实黑柿子和花谱的合作频率便已经开始大幅下降了。特别是从《海に化ける》到《人を気取る》这首之间,实际上时间跨度很大,中间隔了差不多整整一年。

而在此期间,对于神椿、对于花谱和黑柿子的创作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应该当属花谱开启了现实艺术家合作企划

这一企划,在拓宽花谱和神椿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刺激着他们的创作灵感,塑造着他们的艺术基底。花谱经过企划的锻炼,获得了远超其原本年龄层和经验层的体验和表现力;而神椿经过企划的合作,也拥有了更为成熟的音乐制作能力和更为多元的创作视野。

而这种“成长”的结果就是,在这次的黑柿子系列原创歌曲中,我们能够看到明显更加成熟的花谱的演绎方式更加精良的神椿的音乐制作,以及更加直击灵魂的艺术表现力。但其中,也依然存在不曾改变的部分——那就是黑柿子的创作

最初听到这次的原创作品,最令我触动的一点其实并不是花谱和神椿的诸多“成长之处”,却反而是黑柿子的“不变之处”。

我们常说,一个人历经千难万险却依然还能保持初心,这才是最为可贵的品质。而在这首《人を気取る》上,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一如初见”的味道。我想,这可能才是《人を気取る》作为最晚发布的收官一作,却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吧。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人を気取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想化用一下罗曼罗兰那句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然选择继续燃烧。”在我的眼中,《人を気取る》大概就是代表了这样的一种态度。

这首《人を気取る》,一方面是作为《過去を喰らう》系列三部曲的完结,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封黑柿子写给花谱和神椿企划的告别信。

在这首歌曲的歌词中,黑柿子表达了自己今后所要追求的东西:“想被人取笑”“想回到那个时候”——这里的“那个时候”,应该就是在黑柿子的毕业长文(CV22200354)中所提及的尚未拥有“衣食无忧”、“处在舒适圈”的生活的“那个时候”

特别是,他在文中还提到,自己只有在“没有退路”的生活中,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拯救他人的作品。从这一点去看的话,我们便不难理解,黑柿子在《人を気取る》中所表达的那份“道别”之情究竟源自何处了。

事实上,即使是在得知黑柿子毕业消息后的如今,我也仍然不愿对黑柿子的这一决定作任何评价,其主要原因正是在于,我明白其实我们之中的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可能是像他一样的绝对理想主义者;也正因如此,我们很难完全地理解他的心境。但我依然表示,我完全地尊重他的选择。

特别是在《人を気取る》一曲中,他所展现出的思考和决意,最终能够通过如此具有艺术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浪漫主义,这本身也是一种对于自我的思想的升华——或许,这已经是对于神椿、对于花谱、对于黑柿子来说的最好的结果了吧。

至此,这场名为“不可解”的观测之旅,便告一段落了。

虽然那由黑柿子的歌曲而开启的名为“不可解”的旅程即将走向终点,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对于真实的自我的观测,却永远都不会结束。从神椿这里领会到的,对于真我和梦想的坚持、对于现实和环境的反思、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觉知,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只会在时代的流转中越发闪光。

光明的未来,与全新的未知,永远等待着拥有勇气和赤诚之心的人继续探索。所以,不必于此停下脚步。只要继续跟随内心,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信终有一日,正确的人们会再度正确地相聚。

愿你我皆能秉持初心,行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纵使前路仍有未知的阴云,依然能坚定自我,一往无前。

再会!

六、番外篇:个人向神椿优秀作品二十选

在这篇神椿阶段性总结文章的最后,我以艺术表现力和作品完成度作为主要的评价基准,挑选出了我个人认为在神椿这一阶段中最优秀的二十个音乐作品,作为推荐,也是作为自己过去几年“观测”生涯的一个小总结。不过,毕竟艺术审美是具有主观性的,我无法保证这个评价对所有人都有参考价值,因此我将其放在了番外篇的位置上,以供有兴趣的朋友来看。

原则:只看神椿虚拟歌手、不算深脊界。 

标准:以艺术性和完成度作为判断基准和评价维度。

形式:原创翻唱各十首,每首都会搭配几段或长或短的推荐理由说明。

整理:全作品整合可以看我的公开收藏夹“神椿优秀作品二十选”,顺序自上而下分别是翻唱作品TOP10和原创作品TOP10,位置越靠近底部,排名越靠前。

(一)神椿优秀翻唱作品TOP10

注:翻唱TOP10主要是颁给作品本身,不代表歌手唱功排行。

排名的分层原则为:

10-8名,一流佳作,能在还原歌曲的基础上唱出自己的特点;

7-5名,准神作,对细节的控制和对信息密度的把握已经到达完全不同的层次,听感极丰富;

4-1名,神作,作品本身已经无可指摘,只是由于微弱的个人审美偏好导致排名有差异。

TOP10:《初めての恋が終わる時》

推荐理由:对于“初恋终结”这一主题的释然感把握得非常精准,而且技巧的全面性与演唱的稳定性相得益彰,作品整体完成度相当拔群。

TOP9:《なんでもないや》

推荐理由:对于理芽歌声的空气感与氛围感的最佳诠释。

TOP8:《法螺話》

推荐理由:同样是氛围占优的一作,但又不止于氛围。CIEL在这一作中所呈现出的对于演唱细节的把握能力着实令我叹服,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超水平发挥的一作。

TOP7:《上弦の月》

推荐理由:koko作为实力唱将,其实优秀的翻唱作品有很多。之所以在这个位置上选择《上弦之月》,主要还是为了起到一个“划线”的作用——作为“准神作”这一层的守门员。这一作的优秀之处,个人认为主要在于“唱出了意境”。能将《上弦之月》的那种绵长而惆怅的伤而不悲之感唱出来,确实很难。Koko的演绎,基本上完全符合我对这首歌的所有想象,因此我将其放在了这个位置之上。

TOP6:《メテオ》

推荐理由:情绪早期的顶级翻唱作品之一。无论从选曲还是演绎角度,无论从技巧还是情感角度,都几乎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没法再往前提一提名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它不好,而只是前五名太强罢了。

TOP5:《小説 夏と罰 (上)》

推荐理由:给我听出鸡皮疙瘩的一作。Ema情感表现力的最佳诠释。除了情感之外,更为难得的是对于作品“叙事性”和“氛围性”的把控。万千愁绪尽在不言中,绝妙!

(顺便再推一个我心中同等级的同作品翻唱BV1rG411p7uV,完全不亚于Ema这一版)

TOP4:《あなぐらぐらし》

推荐理由:我至今仍然记得这首翻唱刚出时,我点开视频听到情绪后半段的高音炫技时的那种震撼。真的,我当时下把都快惊掉了。这种震撼至今不仅没有减退,反而越发强烈。绝对的神作。

TOP3:《徒花の涙》

推荐理由:《徒花之泪》的翻唱之难,主要是难在爆发和情感共鸣。但是koko这一版翻唱,可谓是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Koko的高音,总是有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直击心灵的感觉,这种震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在心中发酵的那种震荡。完美的演绎,加上正中我红心的选曲,所以排到了前三。

TOP2:《あの夏が飽和する。》

推荐理由:又是给我听出鸡皮疙瘩的一作。这一作的“叙事性”和情感表现力已经是真的站在神椿所有翻唱的顶端了。花谱那怪物级别的情感爆发力在这一部翻唱作品中可谓是展现到了极致。无可置疑的神作!

TOP1:《垂直落下》

推荐理由:情绪在《垂直落下》中所展现的少女声线和纤细得如同透明玻璃球一般的情感表现力,只能用绝无仅有来形容。在神椿的所有翻唱作品中,垂直落下可以说是真正的艺术巅峰,而且此后大概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作品。特别是情绪在经过了几次的声线变化之后,这样清澈明丽的少女声线基本已经不太可能复刻。“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一作放在第一了。

(二)神椿优秀原创作品TOP10

注:原创TOP10可以说是既颁给作品也颁给歌手。相比于全作品排行其实更像是神椿版的“一人一首代表作”。除了情绪的两首算是颁给黑情白情,其他的都是一人一首,优中选优。

TOP10:《居場所》

推荐理由:春猿火早期原创曲中的经典,百听不厌,有种能让人前进的力量,很棒。

TOP9:《君の望み、君の願い》

推荐理由:ciel的绝对代表作,伞村的风格实在太适合ciel了,两个人相性非常强,也是难以超越的一个作品。

TOP8:《アネモネ》

推荐理由:这首歌的信息密度真的是出奇的大,我现在都记得我第一次看MV时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流畅,顺滑,上头,常听常新的一曲。

TOP7:《不器用な男》

推荐理由:黑柿子的这首真的太戳我了,艺术表现力和作品的主题内核几乎是可以打到满分的存在。再加上最后的嘶吼,完美地将情感宣泄出来,太舒服了。

TOP6:《the last bullet》

推荐理由:

TOP5:《ARCADIA》

推荐理由:最后的、也是最好的黑情。无需更多的赘言,这首歌对于情绪的意义早已明了于你我的心中。静下心来花上7分钟的时间,再一次感受当时的那份感动吧。

TOP4:《法螺話》

推荐理由:神椿真人出镜MV中纯粹艺术性的巅峰,完美的音画结合,再加上菇和理芽的超强相性,一同组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TOP3:《海に化ける》

推荐理由:该探讨的意义已经在前文说过了,除此以外我只想说一点。其实有时候真正优秀的作品并不需要看太多的解读,也能直观感受到它所有的优秀。而化海无疑正是这样的作品。

TOP2:《シリウスの心臓》

推荐理由:毋庸置疑的神作。

TOP1:《言霊》

推荐理由:最好的V.W.P,最好的神椿。

梭罗哈哈

作于2023年3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