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提到过“现场感”一词,它的意思和“身临其境”大差不差,但似乎更加精准——观众与荧幕中的事物同处一个持续性时间与空间内。这考量的不是观者的素质,而是导演对于视与听的调度。
在我看来,《奥本海默》虽讲述的是一群研究者、政客的故事,所属的战争年代也与我们相去甚远,但它却很符合“现场感”的标准。诺兰在采访里说,《奥本海默》可以零准备观影,其意大概不是“这是一部简单的影片”,而是在说“不论是否理解,每个观众都将参与其中”。
《奥本海默》是一部关于全体人类的电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先来说说总体观感。
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确如网传,人物众多,时间跳跃,文戏浩繁,内容扎实。看样子,应该是一部很挑观众的片子。可诺兰就是用剪辑和音乐把它变成了一管缓缓推进体内的肾上腺激素。
人物多,但交代充分,没有任何人是为了推进剧情凭空出现的,都会从与奥本如何相识说起。
时间跳,但并不纷乱,曼哈顿计划与麦卡锡主义两时期的剧情辨识度很高,不会影响理解。且乱序带来了两方面裨益,一个是故事线,前后剧情有所照应,上一时期的剧情是下一时期的阴影或留白,为故事带来了额外的戏剧张力;一个是情感线,碎片般的叙事,让影片的情绪流不再能够被预测,时时可能有爆点,甚至时时是爆点,将观众拉出了观影者惯性思维的窠臼,让画面下情感的暗流更加汹涌。
文戏繁,但并不无聊。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无效文戏,节奏很快,一场戏能讲完的内容,诺兰一定把它压缩在一串镜头内。比如奥本在美国宣讲新物理学的剧情,诺兰就运用了一个宣讲内容不变,人数渐次增多的镜流,向观众快速传递了新物理学传播大获成功的信息。对人物的刻画也绝不占用过大篇幅,全部藏在细节里,比如问话结束后奥本俯身帮妻子捡东西的手毛脚乱,就展现了他当时的无助和难堪;而奥本最后一次见琼时,她照例将花束扔进垃圾桶,就很能表现她对奥本的态度。
配乐上虽然没有《星际穿越》那么惊为天人,但一切为剧情服务,十分熨帖。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是弦乐,激越而迂回,有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气势,将奥本普罗米修斯受难般的疲惫展现淋漓;二是原子弹爆炸一晚的配乐,一如钟表齿轮互相撞击,配合不断复杂的天气因素,不禁让人想起电视剧《切尔诺贝利》中铲除屋顶核废料的桥段,即使深知结果,仍然不自觉地紧张,揪心。
说完观感,我们就来谈些更深入的东西——诺兰想用《奥本海默》去探讨什么?
也许是科技与未来,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确也正面临着奥本当时的困境:福音or洪水猛兽?
也许是利益集团与科学,理事会驱逐乔布斯,特效药把握企业之手,政府全权接手曼哈顿计划成果,一切相似。趋利是否是人类最好的未来?
当然,我是个见识短浅的人,无法用很深刻的眼光去聊这些问题,但生活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我们可以试着把握这部硬核传记片中,属于生活的那一面。
而我的选题就是幻灭与乡愁。
影片一开始就给了个很有意思的镜头,是奥本的正面特写,打光只有一边,照亮了基里安漂亮的蓝眼睛,另一边则隐匿在阴影中,而后就是学生时代的奥本,在教授的青苹果里注入氰化物。
在正史中,奥本并没有阻止事件的发生,也并未对涉事的教授表现出悔意,甚至差点因此被学校开除。如此,就可以看出诺兰的设计:奥本海默的幻灭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含氰化物的苹果是奥本恶意的象征,他对这颗苹果的后怕,正是他发现自己人性中包含了一种原始的恶意,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从此,他对自我,对人性的信赖开始幻灭。
而后,琼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幻灭。奥本在对她的追求中产生了动摇,与有夫之妇有染,又在成婚后割舍不下琼,最后凭借道德决定放手,却又在惨淡的结局前懊丧。此刻,他发现道德是有局限的,在人性的恶逸出时,道德只是一张无力的纸。
这种对人性信赖的幻灭,在生活里,只要有亲朋的陪伴便能暂时遏制,但放诸政治,他便孤立无援。施特劳斯用恶意为他编织了一张巨网,令他险些葬身其中。奥本彻底幻灭了。曾经泰勒因为氢弹的问题而离开原子弹的研发岗位,那时他说奥本已经变成政治家了。奥本也许看到了属于科学纯粹的一面,用真诚留住了他。但此刻,泰勒背叛了科学,变成了政治的“帮凶”。一切就像结尾阿尔伯特说的,所有想接近你的人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人性的恶开始粘连科学,它的威力便无限放大。
他终于理解阿尔伯特为何说上帝不会掷骰子。他也多么希望上帝不会掷骰子,在核弹试爆的那一晚,上校说希望核爆引燃大气的概率是零,而非接近零,概率学的自然条件尚不可信,更何况概率学的人性呢?综上种种,诺兰推演出了奥本幻灭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充分理解,奥本海默并不害怕身败名裂,他真的只是怕自己毁灭了世界。
奥本海默的幻灭不仅局限于人性,还包括了家乡的幻灭。
他将新物理学带回美国,希望自己家乡的科学能接轨前沿;他反对学究的保守,关心艺术,关心政治,欣赏毕加索,阅读马克思、艾略特,积极投身西班牙内战,接触美共;他接手研发原子弹,希望能逼停二战。
然而,美国回以他的,是将所有科学家踢出曼哈顿计划的谈判桌,是麦卡锡主义无端的指控,是无限膨胀的军备竞赛。奥本和迷惘的一代一样,相信过美国梦的自由、平等、民主,而又亲眼见证着它们沉入深渊,甚至是亲手将它们推入深渊。
电影中,总统说不能轰炸京都,那里是日本人民的文化象征,有文化在,家乡才在。奥本海默几乎一生都身在美国,但也许从来未真正回到故里,民众的踏步变成核弹的轰鸣,照相机的闪光灯变成冲天的火束,他永远被困在了7月14日的阿拉莫戈多沙漠,所谓家就像开篇时星空中的暗星,自身的重力扭曲了光,而这存在却又看不见的,正是他真正的乡愁。
说了这么多,似乎诺兰对人类和未来都抱持了一种很悲观的态度
但看过日本倾倒核污水后,我想对于人类抱有多少恶意的猜忌都是不为过的。
重要的不是让凶禽猛兽变得温驯,而是在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寻找相处之道。
想起《星际穿越》的结尾,墨菲相信着自己的父亲,艾米莉亚也同样相信自己的父亲,如此,她们共同走向了光明的结局。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同样不相信人性能自我约束,他认为上帝才能拯救苦难的灵魂,然而在《罪与罚》的结尾,却是爱情拯救了拉斯克尔尼科夫。
爱,在复杂的科技外衣和残酷的血案面前是多么简单的一个词。然而,它却是人类所有艰深命题的钥匙。就像《奥本海默》里的台词,“总有人认为你(奥本)是个复杂的人,但其实你十分单纯。”
我们总认为诺兰是个复杂的天才,但也许,他也只是个相信爱的单纯的家伙。
-END-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