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的是,作为社会制度的时间。同语言、法律一样,时间这个东西也不过是从我们人类社会中诞生出的一种制度。其本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迁…… 当我被问到‘对于你来说,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大概会在想破脑袋之后,不得不用自嘲的心情给出这样一个答案,那就是钟表的转动。我们现代人通过这种机械,得以首次用明确的形式掌握‘时间’。我们本想通过钟表计时来支配时间,但实际上却正相反,反倒是我们的肉体和精神被钟表转动所创造出的‘时间’束缚、支配。”
——《钟表馆事件》
本期应粉丝要求开始涉及“剧透”的推理作品解读赏析。之前所有提及的推理小说都在介绍时尽量不去暴露核心诡计,以免破坏了新读者的阅读体验,但也有很多朋友反馈想看看那些自己读过的作品的剧透评价和诡计分析。那么本期就从最经典的不在场证明类型开始,聊一聊第二期提到的几本经典作品诡计魅力所在,各大作者笔下的不在场证明的手法设计又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至完美的。(今后内容涉及剧透诡计时都会在文首标明当期涉及的作品,本期剧透的分别为——《钟表馆事件》、《圣女的救济》、《散步途中》、《东方快车谋杀案》。)
(相关资料图)
日式推理作家们无疑是最喜欢玩弄不在场证明的存在,甚至诞生了特有的“时刻表”诡计流派。根据列车时刻表来设计漏洞和巧合,以达到不可思议的谜面,此类手法其实非常的古典传统,因为它实际上就是把推理小说当成了一道数学题来设计拆解。这种思路的核心就在于刘谦在魔术教学时提到的“misdirection”——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观众觉得他看到的一件事发生在A时刻,但实际上发生在更早或者更晚。而就是这么一点微小的不同,就足以解答许多宏大的谜面。
时刻表诡计的优点在于极强的谜题性和逻辑性,读者可以通过合理推断找到答案,而这个答案是有足够逻辑基础支撑的。但缺点就是逻辑链条的设计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依靠换乘列车制造不在场证明,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唯一解。而有时候就算解答出来了,这个谜底也可能无法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不能给人以“哦——原来如此”的震撼,反而会让读者觉得,只能按你的这种方法走,这不是耍赖嘛。
手法上比较进阶的作品,通常都会避免简单地在时刻表上做手脚,而是把重点放在地点和人物上。比如鲇川哲也的《紫丁香花园》就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不在场证明类型经典作品,当然还有阿婆的很多代表作如《藏书室女尸之谜》、《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它们其实都是一个路数,就是诡计的目标是阶段性的,就是为了隐藏A事件并不真正发生在A时刻,只要达到了这一个目的,杀人步骤的手法反而并不需要任何更多的复杂性。
这种转换思路一通百通,比如为什么密室总是跟不在场证明类型是绑定的呢?因为密室制造出来大部分情况下就是为了不在场证明,可以是在发生凶案之前就离开(遥控机关),也可以杀完人之后跑掉或者让你以为我不在了,这就是最传统的不在场诡计。但如果当时凶手A杀了B又确实在现场跑不掉怎么办呢?也有方法,那就让你以为在现场的是角色B,或者以为A杀掉的是角色C,这就是为什么“交换杀人”是一个很厉害的诡计。
这种“古典”不在场证明手法里,作者玩出了更多花样的也有不少,比如有栖川有栖的《魔镜》,其中那个双生子诡计真的非常惊艳——已知有双胞胎的情况下,即便读者做了心理预期,仍旧有很大概率被骗到。另外这本书里还有“不在场证明讲义”,可以算做“不在场证明版的《三口棺材》”了,喜欢这类题材的可以去补一下;还有玩得更大的就是岛田老师的《眩晕》这种,过于放飞想象力,你可以批判它的现实可行性,但是绝对无法否认这大胆浪漫的清奇脑洞,还是放在岛田专题里去详述吧;至于卡尔的《绿胶囊之谜》里,三个证人对时间有着完全矛盾的描述,可是他们的角度看来好像都未撒谎。最后的谜底实在是太过精彩大胆,就像最高明的近景魔术一样,把真相放在读者眼皮子底下却无人发觉。这个诡计真的舍不得剧透,一定要自己去看才明白;最后是保罗·霍尔特的《第七重解答》,可以说是把类似魔术的“misdirection”玩到了机制——A可能不是A、A也不一定做了A……这种反转再反转的模式道出了不在场证明手法的真谛,读者只要无法确定人物、地点、时间中的任意一项,不在场证明的真相就可以有无限的可能。
诡计思路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回顾一下第二期介绍的前几名作品,对于不在场证明创意的发挥极致可以说层层递进,逐渐逼近到了完美的境界。首先是《钟表馆事件》,这一本最惊艳的地方就在于紧紧扣题且结合了“时间”这个不在场证明的最核心要素。调查不在场证明最主要的就是案发时间你在哪里,如果不在现场那当然就排除嫌疑,绝大多数作品的诡计都是围绕着如何证明自己“不在场”而设计的。本作却另辟蹊径,凶手的重点不在于掩饰行动,而是直接在“时间”上动手脚。核心诡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发生了几乎全部剧情的主要舞台——钟表馆里的时间跟外界的不一致,就这一个设定完美解答了一切不合理的疑惑。
本书的豆瓣热评里有一条是这么说的——“建筑师创造了第五维度的空间。”,这句话可谓非常贴切。把馆内的时间改掉,确实是一个巧妙利用到暴风雪山庄封闭前提的精彩设定,也算是某种程度上最具现实可行性的叙述性诡计了。如果大家经历时间从头到尾都是假的,当然基于此的一切推理都不成立了,什么时刻表流程图都是错的,也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的不在场证明。当然本作弊端就是凶手太好猜了,不在场证明最完美的那个肯定就是凶手……另外为了完成这个复杂到堪称宏大的诡计,绫辻老师还是忍不住挖了地洞(密道毁了馆系列!)……
同样是通过简单的诡计制造绝对盲区来实现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圣女的救济》某种意义比《钟表馆事件》要更加大胆。后者是搭建一个虚拟世界,让所有参与者拥有错误的集体记忆;而畅销君这个故事里的凶手,诡计只用在了自己一个人身上。剧情很简单,凶手也明着告诉你了,可为什么汤川教授最后却说真相是一个不存在的“虚数解”呢?其实还是最经典的毒杀,手法也是纯物理的用一个可控装置来实现目的。可是“这一次的凶手却正好相反,为了不去杀人而竭尽了全力。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凶手……”,这才是最变态的地方,真相与人们惯常理解力的逻辑是相反的——凶手每天维持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触发下毒;而只要她一离开,什么都不做,被害者就会被毒死。
明明还是很普通很经典的手法,逆向思维了一下,就达到了不在场证明的完美境界。无论从时间或地点来看,案发时凶手就是真的不在场,而且确实也没有任何行动,凭什么算凶手呢?……可她就是只需要、或者说必须“什么都不做”,才能“杀掉人”。跟《钟表馆事件》一样,《圣女的救济》最优秀的之处还在于诡计和剧情本身以及主题结合得相当完美。毕竟是畅销君最拿手的婚姻失败的女性描写,女主确实是在“救济”——我做出这样一个诡计不是为了杀你而是救你,只要我还没有彻底绝望,我就宁愿每天都坚持去行动一下,处理好武器,保护你的性命;而哪一天我彻底放弃了,只要什么都不做,安静地离开,你自然就会毒发身亡。这个诡计的枷锁从头到尾只禁锢在凶手一个人身上,与其说是设计了一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不如时候说是给自己来了一套极具宗教仪式感的救赎之旅。
接下来是谷崎润一郎的名作《散步途中》,如果前两者还受限于诡计本身实行的过程多少有些漏洞,本作则是这个系列介绍了上百本小说里唯一明确认可过的完美犯罪。你都不需要有任何多余的准备,不用麻烦至极地篡改钟表的时间,不用绞尽脑汁弄一个反向的下毒装置,该干嘛干嘛,正常地生活,老天爷就帮你实现了完美杀人。
这个细思恐极的手法也简单到令人发指,说白了就是“概率杀人”,只是极其隐晦地诱导被害者去经历一些高风险但又不超出常规的事情,在概率的积累下,迟早有一天意外会发生。我明明知道这条河水况复杂凶险,还怂恿不擅长游泳的他下河戏水,结果他淹死了,你能拿我怎么办呢?……有些人会说,诶这不是真世界里完全可能发生的事吗?如果确实是因为意外淹死的,那这个怂恿者最多被知情人谴责一下,法律上很难把他算做凶手吧?何况大部分时候你都不会知情,不知道是谁怂恿他下河的,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恶意还是就随口一说,就算对方不怀好意,也是因为自己才淹死的怪不了别人呀。
的确如此,只要读过原作你就会明白,不愧是名家笔作,对人性的洞悉如此透彻而可怕。如果只是单一偶发的事件,确实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意外,甚至不应该被算做推理小说的范畴。可问题就在于它不是一次两次呢?它不是简单的怂恿,而是处心积虑的计划呢?每一天,每一次可能的机会,我都怂恿你、暗示你、诱惑你,从吃东西到日常出行的方方面面,每次都是真实世界里一样的正常对话,但都暗含着我最深的恶意,直到你因为各种错误的选择而累加了隐患,直到你因为终于有一次不小心而翻车身亡。
你的的确确死于意外,意外死亡哪来的凶手;我的的确确没有任何行动,什么都没做又凭什么是罪犯?这就是不在场证明的终极手法,也是最接近残酷现实,真实世界里最有可能发生的完美犯罪。它再一次证明的奎因的观点——最简洁的完美犯罪就是没有诡计,只有恶意足矣。
之所以把《东方快车谋杀案》排在已经完美的《散步途中》之后,当然不是因为它的手法还能更加无懈可击,而是因为这个史上最经典的案子对于不在场证明,乃至于推理小说特殊的意义。像前面提到的几本一样,很多优秀的推理小说谜底几乎都能用一句话来剧透,本作也是如此且尤为震撼——所有人都是凶手。阿婆抢到了先手,读者一生只能看一次的诡计被她先用掉了,之后漫长时期的推理作品在写到类似情节时都无法回避这颗璀璨的明珠,其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近年来火爆的剧本杀里泛滥成灾的“三刀两毒”基础设定。
像《钟表馆事件》那样靠一个人蒙骗住所有人确实太过理想化、像《圣女的救济》那样处心积虑的一直经营也实属常人难以想象的耐性,那么还有可能像《散步途中》那样实现毫无破绽的完美犯罪吗?答案是可以的,就是像《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样,一群人来骗一个人,每个人都心怀最深刻的情感和毅力,不择手段地共同来完成一场欺骗世界的大戏。一般推理小说里为了真实性和戏剧性,肯定会让证人证词有真有假,给侦探们增加难度和冲突。可要是除了侦探以外的所有人都在说假话,每一条线索都是不成立的,侦探还怎么玩?这其实就是“奎因后期问题”讨论的点,你所有精彩畅快的逻辑都是建立在线索为真的前提下的,不确认谁在说谎谁在说真话,压根就无从推理。
这其实有些类似于“球证、裁判全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的耍无赖,毕竟任何类型的诡计前提都是公平线索,侦探可以被骗,但是侦探推理出结论的依据不能是假的。否则随便什么不在场证明都不是难事,比如凶手确实在场,但大家都说他没在,你是侦探又能怎么办……剧本杀的“三刀两毒”被玩家诟病也正在于此,被害者这里被砍了一刀那里被敲了一棒子,还喝了好几杯毒药,你告诉我怎么盘凶手?明明每个动手的人都有份,最后不变成了作者说了算,到底哪一刀才是致命伤,到底哪一种毒药发作了。这就让对推理作品而言最核心的不在场证明设计变成了一种可以随便偷懒的模板套路。
再来看看这个手法的鼻祖阿婆是怎么处理的?对,波洛先生,整座列车除了被害者和你,剩下的全都是凶手。你看到的那几十个深浅不一的诡异伤口,是因为车厢上每个人都捅了一刀;你看到了多个证人里描述的不知所踪的嫌犯,其实压根就是大家一起编造出来的并不存在,就是这么的极端又震撼。在这种绝境下其实很容易让侦探角色陷入虚无主义的困惑,但是波洛却奉献了一场令人折服的精彩表演,因为阿婆的立场并不是要批判凶手耍赖,而是为了引出背后的复仇真相。
这一回还是诡计和主题完美结合,正因为有了“复仇”这个强裂而震撼人心的概念,才让简单的“全体都是凶手”的剧情真相有了极强的感染力。他们就是为了复仇,为了审判恶徒,本可以由随便某一个人去完成简单的杀人,却选择了所有人一起承担;本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悄无声息地动手,却选择了一列最著名的火车,用最有仪式感却也最令人快慰的方式上演一场复仇剧目。所以最后波洛既因为理性审判了他们的内心,也因为人情默许了这场离奇的复仇——这一回凶手人人在场,于是凶手就变成了那个唯一不在场的,并不存在的角色。
下期预告:来自天上的谜面——岛田庄司经典诡计赏析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