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Zed
策划 / 轻年力量
虽然场下爆料让人无法苟同彼得·法雷里的片场作风,但不可否认,经他之手的《绿皮书》的确有一套,否则也不会在当年的颁奖季出尽风头。
(资料图)
和苹果合作的新片《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是他另一部结合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它的故事乍听起来相当离谱:
越战后期,纽约州一个名叫John的青年为了鼓励海外征战的士兵,决定亲自将家乡啤酒带过去慰问。
也许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故事梗概你会和我一样感到诧异,但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个故事不但不是虚构,而且片中人物也确有其人。
John是纽约州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微薄的薪资并不足以支撑他远渡重洋去往太平洋的另一边。但在海港的工作给他提供了便利,让他有机会周游世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越战泥沼不得抽身,随着电视上不断出现的负面报道,让美国民众逐渐开始怀疑这场跨度10余年的战争和其背后的意义。
拥有强烈爱国情怀的John并不为电视上的负面新闻所动,就和他身边那群相信政府的小伙伴一样,他坚信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是正义的,更重要的是,战争背后所捍卫的价值观。
为此,他和家中有明显反战倾向的妹妹有过分歧,甚至还和国内支持和平的人士有过肢体冲突。直到真正踏上开往越南的船只以前,他都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故事讽刺的部分恰恰在于John进入越南的部分。
来到越南战场后,John想象中的激情和众志成城在这块土地上并不存在,他所见到的来自战场的每一幅面孔,无不充斥着疲惫和强烈的厌恶情绪。
大家感到厌恶的原因一方面来自John的无知,另一方面也来自双方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立场。
正如John到访前线期间一个战士所言,大家拼命想要抽身的战场,有人却以送啤酒这样无厘头的名义赶着过来,这多少有些儿戏和莫名其妙。
在前线拼命的人会把John的行为视为冒犯,人们不理解John费劲千辛万苦跑这一趟的意义。对John而言,他的目的虽然单纯,但结合这个行为源自酒吧里一场即兴的豪赌,送啤酒这件事本身也就有了一丝黑色幽默。
尔后John利用美国公民身份在战区浑水摸鱼的状况不但加剧了黑色幽默的部分,还将战场上的无序和混乱赤裸裸呈现于观众面前。
很遗憾,越战前线并不像有服役经历的酒吧老版所预料的那般,具备某种“可控意义上的混乱”。事实上,亲历过越战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这场混乱。
以至于像John这样的平民,才会从中利用巧合混到一个中情局成员的身份,并肆无忌惮地利用这个伪造身份穿梭于战场各部,一睹前线的真实状况。
John某种意义上有些类似于《野战排》或《西线无战事》中的主角,他们和John一样,在正式踏入战场前,都对战争抱有某种理想化的天真想象。
但随着目睹战场上越来越多的阴暗面,他们原本的信仰开始产生动摇,而动摇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反思战争的意义和支撑他们信仰背后的合理性。
虽然法雷里的新片对战场的表现,无论从篇幅和深度而言都不及后面两部经典,但通过零星的描写,影片依然将越战的本质给表现了出来。
比如在深入前线的当晚,John通过和一名士兵的交谈,不经意间走进了一个已经有战后创伤经历士兵的内心世界。
通过他的叙述,观众了解到这是一个从战区回到城市却无法适应和平环境,尔后不得不重返战区的悲剧故事。经历一系列战火洗礼,原本的家乡之于战士已然变得陌生,反倒是残酷的战场成为他的“家乡”。
如此颠倒而具讽刺意味的错乱,一方面揭露了美国发动越战的非正当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战争反人性的本质。诚如和John有过一面之缘的西方记者所言,战争本质就是大型犯罪现场。
既然是一个频繁发生犯罪行为的地方,你又怎么可能寄希望于身处其中的人和事变得正常呢?而如果战争中的一切都是反常的,又何来正义一说?
如果说John起初的“快递”之旅来源于一种被宏大概念洗脑的狂热,那后期的逃离,则象征着理性的复苏和人性的回归。
美国大使馆遇袭当夜的前后遭遇令他意识到,政府传递给民众的信号未必准确,比起前方人员目睹到的真相,后方对真相的篡改或许只是服务于舆论公关的政治游戏。
一场原本宣称是拿来拯救愚昧世界的布道,最后变成掌握话语霸权一方的自说自话,所谓“正义”、“道德”、“自由”等西方世界强推给第三世界的概念,在炮火干预别国内政时就跑偏了方向。那么,那些为此而战的士兵到底算什么?
这是影片最核心叩问的问题,也是主角John通过实地走访后最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随着前线战事的恶化,John发现情况正如后方反战派认为的那般,整个陷入一种巨大的虚无和失控。
不明就里的百姓在政客的忽悠下,一批又一批将孩子送入战火,那些他们以为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观,在经历长达数年仍未明了的战局后,逐渐变得模糊和自欺欺人。
给大家带去啤酒的John只是当时美国的缩影。全国上下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催眠,陷入一种麻木的乐观主义氛围。但现实却是:前方的人在莫名其妙送命,后方的人却心安理得以胜者自居,丝毫看不到越南局势的悄然转变。
最终,被John赋予胜利和美国精神的啤酒并未给士兵带来真正的慰藉,反而在返回美国后完成了它最恰当的任务——
一罐啤酒下肚,持不同政见的家人最终达成和解。
从大洋彼岸颠簸而来又铩羽而归的啤酒,在此刻终于不再具备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符号含义,回归到最基本的、建立人和人之间情感的社交工具。
John兜兜转转一圈才想明白如何正确使用它,作为见证过主人公思想转变的物证,影片亦通过一罐看似不重要的酒精饮料,完成了最高明,也最隐晦的反战声明。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