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十年前,被“冷笑话”改变命运的中国动画-全球热讯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2-12-06 05:48:18

作者 / Pel 编辑 / 彼方 鸣谢 / 多多 

“十年之前,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的第一集播出。十年之后,跟当年的小伙伴们一起整了个活儿,纪念一下~”

2022年7月11日,漫画家寒舞(@寒舞C)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纪念动画《十万个冷笑话》开播十周年,视频翻唱了《十年》,由宝木中阳、四刀辉彰、皇贞季、小爱、山新、卢恒宇、李姝洁和寒舞演唱,高铭混音。


(资料图片)

“爹地你的设定就是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

“不要叫我大王,要叫我女王大人~ ”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

……

相信这些出自动画《十万个冷笑话》(以下简称《十冷》)的名台词,会让无数观众感到欢乐、亲切吧——不知不觉,这部作品距离我们已经整整十年,成为需要被怀旧的对象。

2012年7月11日,由寒舞原作,有妖气出品,卢恒宇和李姝洁导演,魔恩·杨璐监制,皇贞季、山新、宝木中阳、蒙蒙等参与配音的《十冷》动画第1集“哪吒篇(一)”横空出世,讲述陈塘关李靖得知夫人诞下孩子后的奇遇。短短四分钟的影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十年间,《十冷》身上有好多复杂的标签——它曾经是开创局面的动画明星,是万众瞩目的票房奇迹,探索了国内改编动画的商业模式,却也跟随有妖气平台的命运起起伏伏,直到逐渐被人淡忘……而如今我们所认知的,包括各大视频平台&众多热门作品在内的中国网络动画生态,也正是在这十年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虽然并非首部网络动画剧集,但在许多人看来,《十冷》的诞生拉开了网络动画繁荣发展的大幕,引发各界关注,探索商业模式,对中国动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承蒙众多业内人士的鼓励与认可,学术趴联系到了多位曾深度参与《十冷》项目的当事人,一同回顾十年前《十冷》诞生的那些人和事——

01 恶搞习作走入网漫平台漫画原作的诞生

“当时我还在游戏公司上班,日常加班任务繁重,都是在休息时间涂涂鸦,然后发到有妖气上。有一天责编大大魔恩·杨璐就突然找我说要做动画,我非常惊喜,其他倒是没想太多,也没想到后来能火成那样。”

当学术趴联系到《十冷》漫画原作者寒舞,提到往事的他如此说道。

寒舞,福建人,和许多80后一样,他从小看漫画长大,并梦想成为漫画家。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游戏公司担任测试。

在寒舞最初的设想中,自己或许会在游戏公司工作到30岁,攒够钱再去追逐漫画梦。尽管工作繁忙,但寒舞仍会利用闲暇时间练习漫画,也曾在论坛上发表了不少搞笑同人习作。

这一时期寒舞的代表作是《死神》同人漫画《囧域漂白研究会》,其中有肆意的恶搞,有密集的吐槽,时不时还会出现分镜斩、对话框手里剑等打破第四面墙的漫画创意,里面的段子相当贴近当时青年网民的趣味。其中,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出《十冷》漫画原作的影子。

到了2010年,寒舞越发感觉到创作上的瓶颈。2015年其他媒体的报道中,这样描述寒舞当时的状态:“那就是自己不能只去画一些同人作品,而是真正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但那时的他依然感觉自己的实力不够,并不能真正开始独立的漫画创作之路。”

于是,寒舞开始着手新系列的绘制,虽然画面依旧放飞潦草、许多角色和梗也来自现有的古典传说或流行文化,但这将会是他第一部进行系列连载的原创故事。抱着练手的心态,寒舞最后将这部新作定位成短篇集——

“从现在开始我要画冷笑话,名字就叫做十万个。

《十万个冷笑话》,就这样登上了国内最早的网络漫画平台——有妖气有妖气的诞生

有妖气,中国最早、最大的网络原创漫画平台之一,它最早脱胎于“妖气君”周靖淇的个人网站,2009年得到来自盛大集团的投资,正式上线开始商业化运作。

传统的漫画出品机制建立在杂志社/出版社的基础上,需要纸媒的持续投放、作者的投稿磨练与编辑的挖掘培养。在日本,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而在彼时的国内,虽然有不少忠实漫画读者,但在纸媒盗版猖獗、作者稿费微薄等种种因素叠加下,依托于纸媒的传统漫画产业依然穷困。

“(当时的作者)能拿到稿费就是很值得庆幸的事,包括很多的从业人员开始转行。那似乎是个已经不能再差的(漫画)环境,但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间段……而我们想去做一些改变。”有妖气联合创始人董志凌(不董)这样对我们说。

在有妖气,只需要把作品上传至漫画平台,审核成功通过后所有人就可以看到投稿的漫画,并对喜欢的作品点赞、评论和打榜。2009年,在有妖气正式上线的公告上,创始团队记录下了自己对有妖气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期望,朝气蓬勃:

我们不敢说明天就能让中国漫画大翻身,但是我们敢说,我们为漫画家造平台,谋回报,发扬原创力量的道路,一定走得比别人快,别人远,我们不能不负责任的说明天就能挖一口水井,但至少今天我们能先奉上一口清泉,然后我们会用清晰可见的速度,带着所有人一起飞奔……在这个平台上,每天将会汇聚数以十万计的读者,只有被欣赏,被阅读,漫画才有存在的价值。

公开、自由、信念……有妖气独一家的网络气质很快在漫画圈里引发波澜,《拜见女皇陛下》《女儿国传奇》《雏蜂》《端脑》《镇魂街》《馒头日记》《长歌行》等越来越多漫画的作者选择这里作为长篇连载的阵地;大量学生和业余作者的创意短篇习作投稿,也为有妖气建立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库。

上线三年,有妖气就做到了每月更新超5000部漫画,类型和题材囊括少年、少女、耽美、绘本、四格……自称“跟漫画圈不太熟”的有妖气,开辟了属于互联网的漫画新世界——

决定漫画作品风格与人气的,不再是杂志的市场定位和类型调性,也不光是责任编辑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品味,而是千千万读者的无数次点击、吐槽与分享。正如当年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上,董志凌回应许知远质疑时所说的——“市场做了自然的筛选和评判。不管你认可还是不认可,它就是当下大家所喜欢的东西。”

《十冷》,就是有妖气成功路上最典型的例子:一部画面潦草的恶搞练手作登上首页人气榜单,这是此前在传统漫画行业难以想象的事情。董志凌提到:“当时很多人问我们一个问题,你们跟传统的漫画杂志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就是‘我们更在意内容’。对内容在意到什么程度——甚至于你画的像《十冷》那样都没问题。02网络动画走入商业环境有妖气的“瓶颈”

2009年初创即加入有妖气的漫画编辑魔恩·杨璐,同样对当年有妖气的快速发展印象深刻:“那时候真的是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你不知道未来能闯出多大的天地,然后你可劲儿折腾。所有以前畅想过的东西,似乎都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有才能有心气的漫画作者、编辑、同事,都一门心思想要去开创中国漫画的新圈层。”

然而另一方面,杨璐也在公司发展与个人职业这两方面,都感受到了某种“瓶颈”。

三年间,有妖气的编辑们逐渐摸索出了挖掘作品、培养作者的一套工作模式,甚至跟一些作者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编辑手下带的作品,也获得了来自站内与业界的认可。

可是在漫画获得成功后,有妖气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十年前的文化产业尚未吹起“IP”“内容”的风潮,但作为浸润在ACG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很自然地想到制作改编动画,放大平台作品的影响力。

不过实际推动起来,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2012年之前,国产动画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仍是电视频道,虽然当时也出现了《星游记》《幸福小镇》《魔角侦探》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动画最主要的受众仍是儿童。文化部连续多年补贴之后,国产电视动画的部数和时长甚至赶美超日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大量粗制滥造、拼凑抄袭的“基地动画”“玩具动画”涌入市场。

时任有妖气运营总监董志凌向我们透露,其实在《十冷》之前,公司也曾尝试将《雏蜂》《镇魂街》等其他漫画作品改编成动画,但没有成功。原因也非常简单——缺钱。“因为有妖气本身是漫画平台,所以它整个资金基本上都倾注在漫画这块,漫画以外的部分其实并没有什么预算……听人家说《搞笑漫画日和》大概三万块一分钟,当时就很绝望啊。一万块一分钟还能接受,再贵就做不了了。”

彼时的有妖气,手头缺乏足以开启长篇项目的资本,又不想批量生产低质廉价的漫改动画。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一度让有妖气的漫改计划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杨璐结识了一名叫卢恒宇的动画导演。被激活的网络生产力

和早期许多知名网络动画人一样,卢恒宇也曾是一名“闪客”,靠制作Flash动画的技能,在“闪吧”“闪客帝国”发表/承接过不少项目。

200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毕业之后,卢恒宇进入动画行业,先后制作了《快乐驿站》《云端的日子》《象牙之城》等动画,并结识了后来生活和工作中的亲密搭档——李姝洁

2010年末,卢恒宇在有妖气上发表了自己练手的漫画《河蟹侠》,由此结识了编辑杨璐。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交流,杨璐发现卢恒宇的能力和才华十分匹配当时设想的《十冷》漫改项目,于是在和公司内部商议后,向他伸出橄榄枝。

2014年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卢恒宇这样提及他们和《十冷》动画的“奇遇”:“我们(卢恒宇和李姝洁)在做动画之前就看了(《十冷》)漫画,当时我们的反应是‘哈哈哈哈哈,神经病漫画!幸亏没把它改编成动画,不然导演死定了。’没想到一年以后就有人找我们,说要不要把这个改编成动画呀?”

《十冷》的成功并非精心谋划,但确实是有妖气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有可行性的决定——没钱做长篇正剧,那就改编篇幅短小、轻松恶搞、站内人气已经验证的漫画《十冷》。杨璐回忆道:“精致的动画我们(当时)做不了……没有团队没有预算,老板也没有信心。怎么办呢?就做一个短小精简的,那我就想到了自己学过的Flash动画。成本可控,方向可控,制作可控。

当时处于自由职业状态的卢恒宇和李姝洁,恰好也与《十冷》在气质上非常对路,分镜通过后,二位导演便和朋友们展开了制作。除此之外,卢恒宇还通过自己的关系,给《十冷》动画带来了另一波灵魂人物:以皇贞季山新为代表的声优们。

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山新这样回忆自己和卢恒宇的相识:“05、06年的时候他们在动画公司,我还没毕业,作为社团的‘网配’给他们的Flash动画配配这个、配配那个,反正都是免费帮忙,配完之后(大家)就认识了。”在成为职业配音演员之前,山新、皇贞季就因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同人动画配音,被不少网络动画人所熟知了。

《十冷》动画诞生的2012年,也是他们职业生涯逐渐步入正轨的一年。皇贞季记得那是他来北京的第三年、作为自由演员跑棚的第一年,虽然自己热衷于动画配音,但当时能接到的工作仍以真人电视剧为主,即便动画也多为儿童向的作品。直到有一天,皇贞季接到了来自卢恒宇的电话,邀请他们为《十冷》动画配音。“我这现在有一动画特别好玩,跟你以往配的不太一样,要不要一起玩?”

“那就像老卢说的‘玩呗’。因为当时根本没想到能做成什么样,未来市场能怎么样。就觉得好容易碰着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就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甚至连‘试一试’的心态都不是。因为我那时候根本想不到会有第二集。”皇贞季回忆道。

仅万元成本的《十冷》动画项目,就这样用“做一集试试看”的态度,集结起来自网络漫画、网络动画和网络配音三个亚文化圈层的生产力——“玩”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03 青年文化走入主流视野爆红全网的《十冷》关于筹备《十冷》动画上线阶段,《十冷》的责编与监制魔恩·杨璐跟我们提到一件趣事——当年他们制作了专门的倒计时网页专题,结果发生巨大的运营事故:在官网还在倒数预热时,某个视频平台忘记锁定观看权限,提早放出了片源。

但杨璐说,有妖气团队最终却并没有撤下视频或做相关补救,而是把“网站显示倒计时上线,点击后却能直接观看”这件事本身当作了一个冷笑话。“跟《十冷》的气质又匹配在一起了。”

谁都没想到,这么一部“玩出来”的动画,竟然会在播出后一发不可收拾。

寒舞记得,自己“在上班时间偷看新增评论和转发,那个右上角的新增提示不断99+,我就一直点开看,非常兴奋,完全无心工作。当时欧弟还转发了,把我们都激动坏了。”

《十冷》微博三小时转发破万,两周全网点击破亿,在众多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与视频平台的话题排名位居前列,在动画、漫画爱好者圈内引发广泛讨论,并很快吸引到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邀约。

有妖气上下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迅速与卢恒宇和李姝洁续约剧集,他们二人又找到朋友和前同事帮忙,形成松散的制作团队,敲定了每月更新的“姨妈番”节奏,并在此过程中成立了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艾尔平方前身)。

《十冷》也探索出了网络动画最初的商业模式,得以持续制作下去。董志凌回忆时提到一个有趣的插曲:“当时有个人在小米内部调试小米电视的时候看到了《十冷》,觉得很喜欢,于是找到了我”,并表示愿意为动画植入广告,成为第一个赞助商——那个赞助商就是哩哔哩,那个人就是哔哩哔哩后来的CEO陈睿

如今回看,我们或许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十冷》第一集的爆红:

其一是作品本身的娱乐性。《十冷》第一集讲述李靖听闻夫人生产,发现球中诞出壮汉,重新选择形象后未曾想只改变头部……内容与漫画哪吒篇前三话基本一致,动画仍对不少表演细节做出了改变。有些是出于个人趣味,如片头戏仿日本电视动画的“本动画由xxx提供”(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其他网络动画/个人UP主沿用);有些则是导演与团队成员针对逐个镜头共同反复商讨,苦思冥想怎样能让影片更冲击的结果,如片尾李靖被击打后吐血的“三回pan”。

《十冷》动画制作称不上精致,但卢恒宇和李姝洁身上凸显的深度影迷心态与网络文化气质,牢牢把握住了年轻观众的心理:没有婆婆妈妈的背景铺垫,没有刻板的角色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台词和反转、高强度的恶搞经典和不留情面的吐槽段子。

《十冷》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戏谑、好玩,是生活无数有趣碎片的集合,用“吐槽”解构又重建起年轻网民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卢恒宇17年接受学术趴采访时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创作观念:“我们的生活没有特别大的苦难,也没有觉得这个世界多么不好。我们的表达可能就好比,我有一个好玩的事儿,或者一个特别勾心的故事,讲给你听,如果能让你笑了,或者日思夜想要听后面的故事,我们就觉得特别满足。”

其二,《十冷》得到了各大视频平台的曝光资源。10年代初,中国网络视频平台逐步走向正规化、正版化,但互联网原生内容仍然稀缺,《十冷》和同时期的《老男孩》《万万没想到》等作品一起填补了这个生态位。此外,随着80后逐渐步入社会,那些年轻的互联网员工们似乎也并不觉得这些内容过于“出格”,平台几乎是瞬间就接受了这类与以往国产动画调性大为不同的作品。

其三则是粉丝的高度认同和自发传播。在剧集每一集以及两部大电影的开头,我们都能看到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的粉丝在漫展、在学校、在路边高喊口号,不加修饰且不羞耻地表达自己的热情。十年后再回顾,这也是诸多当事人由衷感谢的一点,也正是粉丝的热情支持让《十冷》后续一连串商业开发成为可能,实打实的数据与消费表现给了创作者、企业、市场以信心。

热度巅峰的《十冷》

之后的数年里,《十冷》的热度高居不下。动画第一季收视率高达17亿次,平均单集点击达9000万次。乘着《十冷》的热度,有妖气也一度站上动画行业的中心,着手改编旗下更多漫画。2011年、2014年和2015年,有妖气完成了ABC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集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

据董志凌回忆,当时许多人来到有妖气参观,“一群做漫画的,搞出一部动画”一度让他们感到惊讶,出品爆款动画的有妖气,那时甚至没有任何一位专门对接动画业务的员工。《十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商业示范,开启了网络动/漫画产业的新篇章。与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同年爆火的它,也见证了后续十年“IP热”在中国文娱行业掀起的巨浪。《十冷》之后,各路资本一拥而上打造漫画平台,一度炒热网漫气氛;互联网视频平台也开始争相出品或采购国产网络动画。

在这段时间里,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变成了艾尔平方,名声大噪的卢恒宇和李姝洁接连创作了《尸兄》《镇魂街》两部人气作品,而这两部风格迥异的漫改动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腾讯优酷两大巨头当年最初投资网络动画的决心。

配音行业同样在这段时间获得长足发展。皇贞季和山新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提及北斗企鹅正是和《十冷》项目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发现《十冷》的爆火并非单一现象,当那些原先制作低幼动画的公司看到《十冷》,发现“噢!我们真的可以做这样的动画”,“二次元”市场扩大,青年向、多样化的ACG内容需求进一步增多,基于这样的观察和判断,皇贞季和山新汇聚了一群年轻的专业配音演员,正式成立北斗企鹅

2014年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更开了中国网络动画的先河。众筹5000多投资人,由有妖气、上海炫动、万达影视共同出品,“40岁以上请在青少年陪同下观看”的它上映一天即回本,成为首部票房破亿的非少儿类动画电影,打破了青年向院线动画必亏钱的魔咒。

本片的制作周期仅一年,原作者寒舞也深度参与了剧本撰写。据杨璐回忆,在没有行业先例没有电影制作经验的情况下,卢恒宇和李姝洁亲身试出了最适合《十冷》的工作流程,像是先“抓”寒舞到工作室写剧本,结果发现他作为漫画家不熟悉电影的创作模式,于是卢恒宇先写出剧本大纲,让寒舞用吐槽和加梗的方式“破坏”,导演修改,监制、制片再提建议反馈,经过如此反复无数次“车轮战”,在短时间内磨出了较为成熟的商业片剧本。

纵然在中后期制作上留有诸多遗憾,曾被导演称之为“对不起观众的成功”,《十冷》电影依然给当年的中国动画带来许多惊喜,一方面延续了剧集特色,带来更多更密集的吐槽和欢笑;另一方面,卢恒宇和李姝洁也通过它集中展现了其拿捏类型片、剧情片叙事的才能。

04 《十冷》的遗产一个无法复制的起点

《十冷》漫画责编与动画监制杨璐告诉我们,十年后再回看,那个草创的时代虽然缺乏标准的流程和经验,但围绕着《十冷》项目,团队成员之间那种气味相投、目标高度一致、充满自由和创意激情的状态,让她至今都难以忘怀。

杨璐自己用Flash给《十冷》做哪吒换装小游戏,发动一群漫画编辑帮助画元件,找寒舞帮忙编程……住民宿筹备电影,结果导演和寒舞挤小单间冥思苦想没人住海景房……“那时候没有规则,甚至自己也没想要去制定规则,只是想把《十冷》做得最好……老卢不怕,我们也不怕,老板也说拿得出资金就做了。”在杨璐看来,当年公司上下那种“敢想敢做”“自娱自乐”又快速高效的状态成就了《十冷》。

再如,《十冷》的配音阶段也有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动画甚至配音演员自己留下不少名梗。《十冷》身上的青年文化气质与北斗企鹅道同契合,用皇贞季的话说:“大家一下就明白他的味道……我们自己是容易把握这个感觉的,所以老卢他们也很相信我们。说白了,《十冷》都已经脑洞开成这样了,我们的配音要是很传统、中规中矩,那这个作品就不会生动了。”

山新提到,在《十冷》月更期间,由于工期紧张有时“先配再做”,卢恒宇和李姝洁的信任让自己甚至有机会参与动画创作,这让她感到尤其快乐:

“就比如说录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应该这么改,然后大家就真的现场改词了!比如说在福禄篇六娃只有字幕,然后皇(贞季)建议做成游戏角色哒哒打字的效果;还有像‘呆毛ber起来啦~’这种台词,这些都是大家在现场边录边创作出来的。”

有妖气的运营团队,彼时也与粉丝保持相当紧密的联系。动画向全网征集片头、为李靖等角色开通个人微博、每集提供无字幕片源方便剪辑……下图十冷动画专题页里的视频虽然无法播放了,但可以看到仅1集就有20种粉丝配音版本;左侧的导航栏里还有“これはアニメ”谐音与隐身的“六娃”……

《十冷》的运营模式创意十足,但却并非自上而下制定周密的计划,据杨璐回忆,那时的工作“都不是(来自市场的)需求,而是自己提的需求……我觉得(会)有意思,觉得大家会喜欢,那为什么不做呢?”

除此之外,《十冷》在动画产业层面也有开创性的意义。有妖气为动画产业链“淌水”,在《十冷》身上尝试了植入广告、衍生周边、院线电影、舞台剧、手机游戏等几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商业变现模式,且基本都达成盈利。

如董志凌所说,用现在的眼光看,《十冷》的质量和商业回报或许没那么高,但,它至少改变了大家的固有认知,展示了动画提升质量后盈利的可能性,促进产业良性循环。

他还提到:“《十冷》几乎把整个产业链全部跑完。但是大家可能会把《十冷》当做比较另类的东西……在《十冷》之后,中国把整个产业链全部跑完的作品没有我想象那么多,这件事情我觉得挺可惜的。”

受《十冷》影响的一群人

除了产业、行业层面的意义,《十冷》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更多动画人的命运。就像“蝴蝶效应”,董志凌说:“因为《十冷》的出现,导致很多打算转行的人又停下了脚步再看一看。”

有人从中获得信心和启发,甚至于辞职创业,做原创动画。

也有人不服,抱着“《十冷》那样我也可以”的想法发起挑战。

当年见证《十冷》诞生的那群人,也在这十年间走上了各自的道路。

2017年《十万个冷笑话2》之后,据说早规划好方向的第三部大电影遥遥无期,但卢恒宇和李姝洁成立的艾尔平方已经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如今艾尔平方手头推进多个二维&三维项目,由他们监制的原创动画《汉化日记》讲述社畜女青年苏莫婷的无厘头日常,第三部刚刚完结。今年的B站国创动画大会上,还公布了由艾尔平方制作的《镇魂街3》《七侯笔录》《汉化日记 第四季》预告。

皇贞季和山新创立的北斗企鹅吸纳众多优秀配音演员,参与制作百余部动画和游戏,成长为了国内最头部的专业声优公司之一。十年后回想,他们感叹当年自己和《十冷》“互相赶上”,能靠喜欢的ACG配音养活自己,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董志凌说,《十冷》让自己从“IT男”变成热爱内容创作的“文科生”,2017年离开有妖气后他一度加入绘梦担任COO,之后成立了面白映画,助力中国动画电影走向海外。

董志凌创办的面白映画今年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电影放映活动,包含《哪吒闹海》《罗小黑战记》《新神榜:杨戬》等杨璐则通过《十冷》完成了从漫画编辑到动画监制的职业身份转变,在有妖气期间继续策划并监制制作了《馒头日记》《端脑》《菊叔5岁画》等项目,后续她来到B站,监制制作了包括《我家大师兄是个反派》《两不疑》《时光代理人》《镇魂街2》《千从狩》《黑门》《血与心》等众多高口碑的知名国产动画,有些作品中甚至兼任导演。

而对原作者寒舞来说,他觉得《十冷》让他“三十岁全职画漫画”的计划提前了五年(2013年),如今《十冷》漫画还在连载更新,只是有妖气被收购后迁移到了哔哩哔哩漫画。这些年来,寒舞自己还会反复重看《十冷》动画:“其实重看主要是在看新增的评论和弹幕,看到观众能get到笑点,有在笑,我就很满足了。漫画也是,我会经常看大家的评论和吐槽,那是一种输出得到回应的满足感。”

相信围绕《十冷》,还有更多值得记录的人和事,本篇文章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提及。十年间,那些青涩的少年少女们许多成长为了行业中坚力量,虽然《十冷》变“时泪”,但在动画风格、人才培养、商业模式等许多方面,它也无疑深刻影响了后十年我们所见的中国动画。

而当我们回顾《十冷》,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价值,或许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中那种自由又欢乐的氛围吧——那些创作者和观众共度的青春,那些记忆里的美好和快乐。

参考资料

GameRes游资网,对话寒舞:从游戏测试员到国民动漫之父

火星网,《十万个冷笑话》制作幕后大揭秘

新浪娱乐,《十冷》导演:终极目标是拿到奥斯卡!

凤凰娱乐,卢恒宇李姝洁:不被嘲笑的梦想就不叫梦想

【bilibili星访问】第六期:专访动画版《镇魂街》卢李二导&音乐高老师

《腾讯新闻十三邀第一季》第3集:许知远对话二次元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空手接白刃 新浪娱乐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