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正文
深度解析,隐藏彩蛋,《中国奇谭》究竟藏了多少传统文化?(一)-最新消息
来源:哔哩哔哩作者:洞察网2023-01-09 14:52:23

文/C叔

2023年1月1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牵头,邀请了十位导演共同制作的国产原创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B站上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我小时候看动画片,往往第一眼就看到这9个闪闪发光的烫金大字,相比现在00后的孩子,我们那年代,除了电视机什么电子设备都没有,但从小看的动画片却都是巅峰之作,《大闹天宫》《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艺术水准之高连日本动画的开山鼻祖手冢治虫都对《大闹天宫》顶礼膜拜。


(资料图)

当然,之后在动画片领域,我们就一蹶不振,现在虽然也有不少国漫,但结果也是3D网红脸横行,一次建模用三年,改头换皮又一年。虽然怀念那些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但他真的来了的时候,又不免担心,毕竟时代变了,在如今这个快节奏,3秒抓不住观众就流失的时代,上美影还行不行?

还好,《中国奇谭》豆瓣评分9.6分,目前仅更新三集,B站播放量3600万,可以这样讲,虽然2023年连第一个月还没过去,但《中国奇谭》已经是年度最佳动画了。许多大片你看完以后会觉得,牛逼,好看,爽,看的时候挺过瘾,看完就什么都忘了,但有些片子却会令人深思,好像喝完酒脑袋嗡嗡地,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类影片。

这次《中国奇谭》也引发强烈回响,很高兴看到有不少深度解析剧情的文章和视频,但我惊喜地发现,制作团队还在影片中埋藏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细节,虽然可能在剧中就是那么一帧画面,或者一扫而过的镜头,但足以看出上美影的细腻和追求,假如错过这些是非常可惜,故有此系列(随着后面更新继续发掘彩蛋)。

1、“奇谭”和“奇谈”有什么区别?

按照字典的意思,奇谭同奇谈,指奇怪的言论或观点,或者是异于寻常的传说。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避讳,唐代唐武宗名叫李炎,所以遇到“炎”的字就要避讳,那么“谈”就只好改为“谭”,音同字不同。但用“奇谭”似乎比“奇谈”更有一种神秘奇幻色彩,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天书奇谭》。

说句题外话,还有个更绝的名字:《谭谈交通》。不知道当年谁起的,不仅用到了双关,谭Sir可能也想不到,他只不过去采访交通违章者,但成华大道、二仙桥,他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却都如此不寻常,而那些模糊的视频后来火遍大江南北,这本身又是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故事,或者《谭谈交通》也属于《中国奇谭》的一部分吧。

2、《小妖怪的夏天》

第一集的名字叫《小妖怪的夏天》,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子还用了中英双字幕,这一集英文标题叫“Nobody”,再翻译一下的话,就应该叫“无名之辈”,但“小妖怪的夏天”更具浪漫色彩。

故事主角是一只没有名字的小猪妖,混迹于浪浪山大王洞的底层,这是西行路上的一伙杂鱼势力,当他们得知师徒四人要经过此地时,企图布下陷阱捉拿唐僧,故事就是讲小猪妖和其他小妖怪为达成大王目标而做的努力。

这伙妖怪势力在西游路上也不过是Nobody,最后悟空说自己都没出手,靠八戒几钉耙就捣毁了浪浪山团伙,就是这样的低端妖怪势力里,还有处于底端的小妖怪,具体来说包括小猪妖、小乌鸦、小兔、小青蛙、小黄鼠狼,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妖的特权,他们可以去烧杀抢掠,而在没法获得足够木柴的情况下,想到的办法居然是去偷人类的柴。每个打工人看这一集应该都会有共鸣,剧中每个小妖怪都映射了职场里的我们,有喊着不切实际目标的大王,有让你只管干不要问的熊教头,有让你带个葫芦多喝水的猪妈妈,也有陪你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乌鸦。

3、大圣出场

如果小猪妖就这样被猴哥一棒子打死,情节上不会有任何问题,西游记里这样被一棒子干掉的妖怪不计其数,那这个故事就成了黑色童话,但剧中的安排非常巧妙,即使是这样一处杂鱼势力,悟空也早已洞悉一切,有朋友问悟空光凭小猪妖的一句话就能知道一切吗?其实前面早有伏笔。我们都知道,大圣最擅长就是变个苍蝇去刺探敌情,片中一共三次出现苍蝇。

第一次是小猪妖回到自己家里,和猪妈妈解释为什么一年没回家,大王很器重他,猪妈妈让小猪别太拼,多喝水,苍蝇停在小猪的耳朵上。

第二次是熊教头指挥小妖们埋伏师徒四人,小猪问乌鸦怎么没来,此时苍蝇停在兔子的耳朵上。

第三次是小猪看到陷阱,被狼妖追杀躲到一块石头下面,此时苍蝇停在一株草上。

这三次就足够了解小猪妖最后跳出来说“这里有危险”的前因后果了。

4、对联

小猪妖去山下偷柴火的那户人家,门口有一幅对联,写的是: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这首诗出自《聊斋志异》里的一篇《考城隍》,也是相当有名的一个故事。

说有位宋公,有一次卧病在床,忽有骑白马的官吏来请他去赴试,宋公说,这还没到考期呢?官吏也不答话,只是催促。没法子,宋公就跟着官吏走,这路是越走越偏僻,最后到了一处颇为华丽的城郭,好似王都,宋公进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上有十余位官员模样的人,都不认识,除了一位好像是关帝爷。门檐下设桌椅各二,已经有一位秀才先到了,看来考生就他们俩。不一会考题下来了,“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于是两人开始答题,宋公文章里有句这样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考官们看完对宋公的文章赞赏不已,于是把他召来,说,河南缺一城隍,我看你能行。宋公这才明白过来,于是说,不是我推辞,只是家有七旬老母,希望能赡养完母亲再来赴任。考官一查生死簿,宋母还有九年寿命,犹豫间,还是关帝爷说,就给他九年假吧。于是让宋公返回,宋公和秀才一同返程,到一处郊野两人分别,秀才以诗赠别,这诗就是,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考城隍》也是一个留白很大的故事,对城隍这样的判官来说,一直做善事并不一定是善,偶尔做了坏事,也不见得是恶人。善恶的判断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而在剧中,悟空当了一回判官,他做得怎么样呢?

剧中最后悟空说,除了那个猪妖,其他都被八戒一呼噜上天了,很多朋友说,那其他小妖怪呢?小兔子、小青蛙们呢?我觉得,片名叫《小妖怪的夏天》,夏天是个有温度的季节,其他小妖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至于悟空有没有看到这些?还是回到那首诗: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换句更通俗的话就是,公道自在人心。

5、《鹅鹅鹅》的哥特风

第二集《鹅鹅鹅》取材自南朝梁国文人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的《鹅笼书生》(《阳羡书生》)。吴均的文学水准相当之高,他有一篇文章应该是全文背诵的,就是《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同样是吴均作品,《阳羡书生》也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一则志怪故事,《鹅鹅鹅》情节基本按照原著,略微有些改动,剧情部分后面会细讲,我重点想讲的是其美术风格,假如第一集你还沉浸在故事中,《鹅鹅鹅》的美术风格一上来就能给你巨大的冲击,甚至会觉得有点恐怖,先来聊聊画风。

相比上一集《小妖怪的夏天》用到了青绿山水,色彩也更丰富和明亮。《鹅鹅鹅》却用了一种哥特风,哥特风通常都代表神秘、诡异、黑暗、恐怖等等,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蒂姆伯顿的作品,比如《断头谷》《剪刀手爱德华》,尤其是动画电影《僵尸新娘》,很明显能看出主角都有深深的黑眼圈。

你说如果要整黑白,那中国水墨也有黑白,上美影的《小蝌蚪找妈妈》,当年完全是水墨巅峰,为什么要整哥特风?这里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首先《续齐谐记》出自六朝时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段社会剧烈动荡的乱世,每个人都过着一种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的生活,在这种希望泯灭的时段,宗教反而成为唯一的慰藉,道教传说,万物有灵都成了人们的信仰,而魏晋时期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皇帝君主都朝不保夕,那么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成了普遍信仰。

而哥特文学的故事背景也是欧洲中世纪,同样是乱世,宗教势力强盛,古堡、修道院、鬼怪和超自然现象。在我国比较著名的故事就是《弗兰肯斯坦 - 或现代普罗米修斯》。所以一个六朝时期志怪故事的特点主要是,怪诞、诡异、甚至有点恐怖,那么用哥特风来表现也是相当合适的。

6、水墨山水

虽然《鹅鹅鹅》采用了哥特风,但上美影的强项,水墨山水却没有丢,反而在片中有相当的表现。比如开头看到的鹅山,这山的画法感觉是一块石头上披了一条条麻绳,其实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技法:“皴(CUN)法”。就是用不同笔触来表现山石树木的不同状态。

开场的鹅山,用的就是“披麻皴”,是五代画家董源所创。顺带一提,皴法里有“北斧头,南麻绳”的说法,南麻绳就是“披麻皴”,北斧头则是“斧劈皴”,就是在山水画里也经常看到的,山峰好像被斧头劈过一样,由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如果你有印象的话,葫芦娃里面的葫芦山就是斧劈皴。

为什么会有“北斧头,南麻绳”的说法,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北方的山多险峻,南方的山秀丽平缓,这两种技法则更能区别表现南北山水的特异之处。那么《鹅鹅鹅》为什么用“披麻皴”?

因为原著里说:“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这个许彦就是故事里卖鹅的货郎,这里阳羡是江西宜兴,绥安则在福建漳州,那么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福建的某座山中,而福建的山当然属于南方山脉。然后货郎走入山间,这里的山体带有一条条的长点。

这种技法应该是“雨点皴”也叫“豆瓣皴”、“刮铁皴”,用来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代表人物是南宋的范宽,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图》。

接着书生请许彦喝酒,原文中当然只是喝酒,但片中喝酒这段真是妙笔,我们说山水画,有山也要有水,可原著里并没有水,制作组就加了一段水,堪称惊艳。许彦只是看了一眼酒,就仿佛进入惊涛骇浪中。

说到浪,很多人会想到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的那朵著名的浪,实际上,早在南宋,画家马远就画过《十二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用以表现不同天气下的水波和浪。片中水波虽然和马远的《十二水图》有点区别,但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位南宋鬼才画家,也就是李嵩。

李嵩画过一幅《赤壁图》,赤壁图当然取材自苏轼的赤壁赋,其实历代许多画家都画过赤壁图,但大部分都是风平浪静,唯有李嵩这幅《赤壁图》,感觉水流湍急,暗礁密布,颇有惊涛拍岸之感。不知道制作团队是否取材于李嵩的《赤壁图》,多说句题外话,之所以叫李嵩鬼才,因为他最著名的画就是《骷髅幻戏图》,一个宫廷画师,却喜欢画骷髅,而且画中人与骷髅都颇为自然,要说是南宋哥特风也不为过。另外李嵩还有一幅流传相当广,那就是《货郎图》,是的,就是我们片中的主角,货郎。

回到故事,书生说要请出自己的心上人,然后我们看到了第一个出来的心上人兔女郎,兔女郎的造型一看就是唐风,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尤其是兔女郎的“黛眉”。兔女郎吐出了心上人猪先生,猪先生又吐出了鹅娘,这鹅娘造型也是典型唐代,比如他的发髻就是唐代贵妇都爱梳的高髻。

等所有心上人都归位,酒也喝完,睡也睡饱,书生和货郎告别,此时镜头给到远景,这个场景几乎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一模一样。

米友仁是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他们也开创了一种皴法,也就是“米点皴”,也叫“落茄皴”,用来表现云山雾水,烟云迷蒙的感觉。

到最后货郎错过了转瞬即逝的机会后,拾起了鹅娘留下的耳环,最后也化为仙鹤飞走,这个场景很容易联想起,宋徽宗的《瑞鹤图》。

所以你看,仅仅17分钟的一部短片,就把中国山水画的不少技法都展示了一遍,这还仅仅是绘画,我是不太懂乐器,戏曲,但这配乐也绝对下了许多功夫。

7、人间何处不鹅笼

许多朋友说《鹅鹅鹅》看不懂,其实这故事很符合志怪小说的调调,脑洞极大,结局又极具开放性,不同时代对同一个故事都能给出进一步的解读,可以说常读常新,这就是一个经典故事能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其实原著《阳羡书生》就是吴均取材自佛教典籍《譬喻经》:

“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柱杖而去。”

梵志是印度婆罗门僧人,可见佛教对当时人的影响。而《鹅鹅鹅》的故事也是一次大胆的改编,虽然没有大的改动,但原著里,许彦对这些心上人有心上人的事并不奇怪,每次都只是说,善。这是由于在南北朝时期,常年战乱,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后来有规定,女子凡十七岁还没嫁的,政府就帮你安排了。所以对于心上人还有心上人这种,三四五六角关系,也就习以为常。

而《中国奇谭》的改编,其实让货郎和鹅娘有了进一步的关系,这一改动,其实是“小改而大动”,打破了之前所有版本里,许彦都是个旁观者,只是代替读者的眼睛,而现在读者成了“你”,我们也进入了故事中,得到又失去,仿佛比本就没有更痛苦,看到别人得到了,却仿佛比自己失去更痛苦,这大概就是欲望吧。正如蒲松龄所说,天下何处不鹅笼。

未完待续,《中国奇谭》总共8集,后面会继续为大家带来解析,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小蝌蚪找妈妈 深度解析 天书奇谭 剪刀手爱德华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